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综合类   14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秦末政治进程分为反秦起义、六国复国运动、楚汉战争三个时期。社会阶层对秦末政治进程有着重要影响。贵族阶层依靠宗法制和地缘性政治势力形成较强的政治影响力与号召力,成为秦末政治的主导力量。项羽作为秦末贵族阶层的代表,推行分封制的贵族政治;刘邦作为平民阶层的代表,谋求建立大一统的政治格局,二人在如何建立新统治秩序上有着根本的矛盾与冲突。贵族阶层的腐朽与局限、平民阶层顺应大一统历史发展潮流的先进性,是刘邦战胜项羽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2.
唐末梁初岭南刘氏招揽士人,礼贤下士,得到士人支持,逐步消灭境内军阀,建立南汉政权,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政权的稳定和境内安定。南汉中期以后,君主宠任宦官,用刑残酷,招致士人不满和反对,政治也逐渐腐败。到后主刘(钅长)时期,政权完全被宦官把持,士人受到排斥,部分士人与南汉政权决裂,南汉趋向灭亡。  相似文献   
13.
秦末政治进程分为反秦起义、六国复国运动、楚汉战争三个时期。社会阶层对秦末政治进程有着重要影响。贵族阶层依靠宗法制和地缘性政治势力形成较强的政治影响力与号召力,成为秦末政治的主导力量。项羽作为秦末贵族阶层的代表,推行分封制的贵族政治;刘邦作为平民阶层的代表,谋求建立大一统的政治格局,二人在如何建立新统治秩序上有着根本的矛盾与冲突。贵族阶层的腐朽与局限、平民阶层顺应大一统历史发展潮流的先进性,是刘邦战胜项羽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4.
考据——比较——归纳——《廿二史札记》研究方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廿二史札记》是清代学者赵翼的史学名著。作者采纳乾嘉学者通用的考据方法考订各史、辨别史料,同时又以比较、归纳等研究方法分析史料,综合史事,探讨古今治乱兴衰的历史变革。后者成为作者治史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5.
默啜可汗与唐和亲可分三个阶段;获取经济资源、服务政治军事需要是默啜和亲的内在原因,唐王朝的内外实际情势为默啜和亲提供了外部条件;由于和亲没有实现双方的“互利”,导致真正意义上的和亲没有得到落实;较其他民族与唐的和亲,默啜与唐和亲呈现出其特有的特点。虽然和亲最终未能实现,但后突厥却从中谋取了丰厚的利益,和亲所产生的客观效果较政治目的更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蒙古国前四汗时期,中原地方机构“随事创立,未有定制”(《元文类》卷·40经世大典序录·制官》),设官分职亦“皆从宜一切”(《榘庵集》卷5《李庭秀新阡表》)。因而,始终未能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地方统治体系。本文试对这一时期中原地区官职进行若干考释。一、行省行省之名源于金代。金代以宰执出镇地方,主持征伐或处理重大事务,称行尚书省事或行省事,简称行省。行省是金代统治中枢──尚书省的派出机构。金末因战争需要,先后在各地设立行省,以宰执领其事,主管一路或二、三路军政,以增强应变能力。蒙古人进入中原后,借用“行…  相似文献   
17.
元代政务,一般采用聚会形式讨论裁定,裁定结果并由与会官员联名署押。这一制度,当时称作圆署或圆佥、圆坐署事。《元史·刑法志》云,“诸有司,凡荐举、刑名、出纳等文字,非有故,并须圆署行之”。有关这一问题,迄今未见专题研究。本文钩稽史料,试就元代路府州县等机构圆署体制进行探讨,不当之处,敬请指正。一圆署来源于前代集议制度以及蒙古部族的协议传统。金元之际,燕京行尚书省政务,即由汗廷委任的中州断事官与宗王投下断事官共同裁定1,州郡官员、达鲁花赤“同署公事”也屡见文献记载。戊戌选试儒士,根据窝阔台颁布的圣旨,“中选者除本贯…  相似文献   
18.
唐末梁初 ,岭南刘氏招揽士人 ,礼贤下士 ,得到士人支持 ,逐步消灭境内军阀 ,建立南汉政权 ,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政权的稳定和境内安定。南汉中期以后 ,君主宠任宦官 ,用刑残酷 ,招致士人不满和反对 ,政治也逐渐腐败。到后主刘 金长时期 ,政权完全被宦官把持 ,士人受到排斥 ,部分士人与南汉政权决裂 ,南汉超向灭亡  相似文献   
19.
赵翼的《廿二史札记》对新、旧《五代史》的研究大体包括“史法”和“史事”两部分 ,“史法”部分主要考察新、旧《五代史》的史料来源、体例、书法 ,评论其优劣得失 ,揭示其文献价值。“史事”部分主要是排比分散的材料 ,进行归纳和比较研究 ,从中抽象出重要历史事件和重大问题 ,探讨其政治得失以及当时社会风气的变迁 ,揭示其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20.
史学界认为"明末四公子"之一侯方域对榆园军失败负有主要责任。其实,榆园军失败有多种因素,主要原因是活动范围小,首领意志不坚,与其它义军协同作战不够,清政府重兵镇压;而侯方域只不过是个被清政府利用的懦弱文人,并不是榆园军失败的关键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