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综合类   14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两都之战是元朝中期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战争期间,大都方面控制着中原和东南富庶之地,采取较为适宜的政治对策和军事部署,最终消灭上都集团,取得战争的胜利。尽管这次战争持续时间不长,但结果却削弱了蒙古贵族的统治力量,造成最高权力的转移,对元后期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2.
徽州黟县汪勃家族,适应了有宋一代崇文抑武的时代特点,逐渐走上科举仕宦之途,并出现累世科第为官的盛况。其成功既源于徽州县学和书院的兴盛,也得益于殷实的经济基础以及良好的家族教育环境。其家族在仕途上也颇有作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相似文献   
23.
唐末杨行密趁乱占据庐州,并以庐州为基地向外拓展,最终夺取宣州、扬州,统一江淮。庐州是杨行密崛起之地,其集团主要成员也大多来自庐州。通过对杨行密庐州起兵,进军扬州、宣州,规取江淮州县及元从功臣的分析,主要讨论庐州在杨吴政权建立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24.
南汉历法初考张金铣南汉是五代时期刘隐、刘岩兄弟建立的岭南地方割据政权。后梁贞明三年(917)国势日衰,刘岩“表求封南越王及加都统,帝不许。岩谓僚属曰:‘今中国纷纷,孰为天子,安能梯航万里远事伪廷乎!’贡使遂绝。”(《资治通鉴》卷二六九)随后称帝,改元...  相似文献   
25.
白居易对于致仕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他人致仕方面,白居易对年及而致仕者予以高度赞扬,对年未及而有意求退者予以劝阻,对年及而不致仕者予以批判.这既是对官场道德的坚决维护,也是心系朝廷和国家命运的表现.个人致仕方面,白居易先是主动乞闲,年及七十后主动悬车,捍卫了自身名节,体现出儒家士大夫在修身养性方面的严于律己及对传统道德的严格遵守.在洛阳乞闲和致仕生活中,白居易始终保持恬淡通达、乐天知命的积极心态,这又是士大夫在入世时遇到困境、坎坷之后的智慧之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