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19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都市洋场与张爱玲的《传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小说从洋场文化、都市人的生存状态与性爱角度,揭示了近代中国中西交汇的文化形态。在都市化初期,中西文化不同的因子,有时只是生硬地拼凑一起,甚至强化各自的负面。在这方面.香港比上海尤甚。由此,也导致了洋场人物亦新亦旧的生存机械反应,并造成与人性的违拗。兼具东西方糟粕的男子性爱意识决定了都市女性的双重角色:或为主妇,或为色相商品.都不脱依附性生存的范畴。  相似文献   
12.
老舍小说对北平人的传统人格,表现出强烈的批判意向。传统人格是由血缘伦理、礼教秩序孕育出来的。老舍小说中的人物大多具有主性和奴性两重根性。老舍寄希望于西方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菁华相结合,因此,他笔下的理想人物大多有传统的“侠义”与西方的“务实”的双重精神。  相似文献   
13.
奥尼尔与曹禺剧作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不仅反映在主题、人物、技巧、文化内涵等显在表层上,也呈现在他们对生命、社会、人性深刻理解与把握的深层隐性形态上。这些表里因素的融合,铸就了两人既有独特民族文化背景,又有明显趋同性的悲剧观念。这在各自的代表作《榆树下的欲望》、《雷雨》中表现得较为典型。  相似文献   
14.
老舍话剧作品对于"新北京"的表现,依然遵循着其对北京一贯的表现策略,即从传统社区的空间、人际组织、人物职业、语言出发,从而与同一时期的城市文学有较大不同。但同时,这种创作策略也开始发生了变化。由于要表现社会主义新的城市政治的内容,原有社区的传统城市性渐渐让位于以城市公共性为主的现代性表达。  相似文献   
15.
“五四“劳工文学是中国工业文学的初澜。从人道主义到劳工神圣,到平民主义,到社会主义,是“五四”时期劳工文学思潮发展的脉络;从普泛的人,到劳工,到底层工人,再到作为阶级的工人,是这一时期劳工形象的变迁线索。初始期的锐气与多元思潮的复合并存构成了“五四”劳工文学的总体风貌。  相似文献   
16.
历史文学作品,大都从所叙内容中呈现出一种时间状态,以表述其各异的历史观。中国现当代主流历史文学,基于进化主义时间观,大都具有“发展-进步”史观,并产生了进化时态基础上的文体模式。这一情形在当下主流历史文学中仍在延续。而新历史小说与当代大众历史文学,则出于解构宏大历史叙述和消费的需要,或取消历史时间,或突出当下性,表现出一种非历史时间状态。  相似文献   
17.
由于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呈现出迥异于80年代的风格趋向,形成了多元、“无名”的新格局。其基本取向是消解主流与传统,解构价值与意义,走向世俗化、商业化。启蒙主题也经历了转折与动荡。对它的放逐与坚守,成为知识分子精神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8.
论穆时英     
在中国心理分析小说派诸成员中,穆时英可算是最复杂的一个。同他的同伴(施蛰存、刘呐鸥等)比较起来,穆时英对都市社会所进行的文化解析是多方面的,显得多元而芜杂。他既以先进的社会学视角批判都市,而又时时流露出流氓根性与低俗的市民意识;既憎恶都  相似文献   
19.
为了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寻求更广泛的信息交流与横向联系,1986年11月5日武汉大学、华中师大、湖北大学三校的现代文学研究生近20人在湖大中文系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聚会,讨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现状及发展问题。 对于现代文学的研究现状,大家觉得,文学研究经由对政治泛化影响的拨乱反正,从社会历史分析的唯一方法进入到目前多层次多侧面多视角并从文化入手取得了一些成绩,格局上也由微观走向宏观,目前对资料的发掘也多注意了以前被忽视的社团、思潮及作家作品,  相似文献   
20.
张鸿声 《社会科学》2012,(4):168-176
关于当代中国的工业化想象,与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现代性普遍价值,与大工业的、技术主义的谱系均密切相关。在"十七年"和"文革"时期,中国城市特性由中国当代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所规定,引发了城市工业题材的创作热潮。这一情形,与当时社会主义政治"意识形态"高度结合,形成同构关系。作品中工业与技术作为对生活各领域的主导逻辑,与政治属性结合,人的工业生产属性与社会的工业化逻辑被极大凸现。政治意义与伦理意义,都被"技术化"或"生产化"了。由于"工业题材"创作是一种政治体制,也产生了中国当代文学中特殊的"工人作家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