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3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8篇
管理学   239篇
劳动科学   18篇
民族学   27篇
人才学   32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370篇
理论方法论   80篇
综合类   951篇
社会学   114篇
统计学   6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6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刘树纲的荒诞剧《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立足中国本土,借鉴西方荒诞派文学,在荒诞中的特有真实、荒诞中的特有深度、荒诞艺术的本土化上,均有瞩目成就,并全方位体现在作品立意、作品结构、作品艺术手法等各个方面,认真总结有利于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建设。  相似文献   
172.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越来越清楚地表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还缺乏现代办学理念及其保障机制。职业教育要始终坚持"面向世界、面向市场、面向学生、面向未来"的办学理念,才能实现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73.
通过司法体制主体工程之省级统管改革,法院司法资源的外部配置由同级政权上收至省级,这为我国法院司法行政事务集约化改革奠定了重要的主体框架基础,即中央和省级共治的管理体制。但是,目前司法资源在具体配置方面仅实现了“集”, “约”还存在明显不足。在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背景下,有必要进一步促进法院司法行政事务的集约化改革,实现现代法院组织去地方化与去行政化改革目标。在具体路径上,现代法院管理理念应该促进法院内设机构的全面革新,推动法院与人大等部门外部新型关系的构建,完善司法行政事务集约化管理制度:法院“职业经理人”制度、法院经费透明管理制度、建立法院行政事务标准化指南、法院信息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174.
开发商因为经济大萧条,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卷款去了国外。走时,没有通知这座楼盘的任何一位业主,尽管这批人当中的任何一位都是有身份有风度有钞票的三有新人。所以当这批三有新人,因为鸡鸡的事才知道开发商不在了  相似文献   
175.
调查分析了影响英语听力理解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主要包括语言知识因素、情感因素、心理状态、文化背景等;客观因素主要是指来自于听力材料本身的影响,包括时间变量、语言、句法以及视觉上的支持等。通过了解这些因素,有利于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从而促进听力理解技能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76.
寻手     
烈日当空,白发苍苍的老母亲从衣柜里找出几件稍微新一点的衣裤,折叠后装进洗好晒干的编织袋。周建成背上这简单的行囊准备远行了。  相似文献   
177.
178.
179.
赵紫阳总理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曾说:“电的生产和建设,要因地制宜地发展火电和水电,逐步把重点放在水电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表明;优先发展水电在我国能源开发中具有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80.
绀弩是1940年4月间应《力报》之聘编该报的副刊《新垦地》,由金华到桂林的。《力报》是由湖南邵阳迁来桂林的。当时的创办人张稚琴和总编辑欧阳敏讷考虑到一个新创办的报纸,要在象桂林这样的文化城争取读者,需要有一个能吸引读者的副刊,这个副刊必须由一位著名作家来主持。他们设法找到张天翼,由张天翼辗转介绍绀弩去。抗日战争前绀弩在上海编中华日报副刊“动向”,以鲁迅先生为后援,成为当时著名的报纸副刊之一。他愿意去,《力报》当然是非常欢迎的。皖南事变前夕,整个1940年,国民党反动派已经处心积虑地搞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了。仅仅由于蒋、桂之间的矛盾,桂林多少还保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