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40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徐丹 《决策与信息》2010,(10):67-67
从社会交换的视角来看,民主型教养方式如果只停留“单向社会化”层面,还是会存在很多问题,只有过渡到高层次的“交换”型家庭教养方式,才能实现“神形兼备”而非“形似神离”的民主教育。高层次“交换”型教养方式从具体刺激手段的运用中脱离出来,强调亲子间的互动是双向社会化的过程。家庭教育应保持开放的状态,与学校和社区系统经常交换信息,吸收科学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32.
作为马克思的两个重大发现之一,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马克思意义上的历史与物都不是一个具体的黑格尔式的纯概念。站在哲学层面上来理解历史,历史就是社会不断涌动的过程,而非简单的历史事实的堆积;这样理解的历史也有别于历史学意义上的历史。物并非现实经验层面静态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在哲学范畴中,物所指向的是社会关系。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客观上构成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前岸,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成熟的过程,正是在共时地超越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经验主义的过程中实现的。  相似文献   
33.
丛珊  徐丹 《现代交际》2014,(1):235-235
汉语国俗词语具有浓厚的汉民族文化色彩,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尤为重要。本文拟从对外汉语教学中国俗词语的特点方面进行分析,强调国俗词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4.
语言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再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通过设计理论图形来阐述可译性、不可译性、可译度等几个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同时以辩证法为指导思想,探索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之所以存在的理论依据——同构及其相对性原理,并揭示该原理在文化、语言等方面的体现,从而证明可译度的提高在理论上成立,在实践中可行。  相似文献   
35.
徐丹 《职业》2011,(13):66-69
解雇,俗称“炒鱿鱼”,是员工与企业劳动关系的非自愿性结束。解雇,不论对企业还是对员工,均是一个异常沉重的话题,有时甚至会充满火药味最终以两败俱伤而收场。  相似文献   
36.
与会计职业的飞速发展相比,会计教育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显碍落后.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学生,另一方面会计专业毕业生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笔者从多年教学经历和社会会计实践中感到,必须加强中职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采用仿真教学,提高学生实战能力.  相似文献   
37.
女性社会泛称的缺位以及有社会地位女性配偶的称谓缺位在社会交际中比较常见,以往只是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加以阐释,本文从认知与文化相结合的角度入手,更全面地分析产生这些缺位的原因。  相似文献   
38.
《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康熙重修本辩证徐丹俍清代《不祖高皇帝实录》有康熙朝重修十二卷本和雍正、乾隆两朝校订十三卷本两种。清亡以降,传抄、刊布的清代历朝实录,皆取雍、乾校订本《清太祖高皇帝实录》为首①。不失清代官方以雍、乾校订本《清太祖高皇帝实录》为定本之...  相似文献   
39.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语言和文化相互脱节的现象。教师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过多关注以及对文化知识的忽视,导致英语课堂成为应试教育的重要平台。国家教育部对此出台新规,要求英语教学重视文化知识的输入。与此同时,日益深入的全球化发展也迫切需要能够融语言技能和人文素养为一体的国际型人才。有鉴于此,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同跨文化交际理念的有机结合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40.
查尔斯·罗伯茨是加拿大联邦诗人的领军人物,享有"加拿大文学之父"的美誉。加拿大自治领成立之初,国民缺乏民族精神,罗伯茨立足加拿大特色,借诗言志宣传民族主义,率先在诗歌领域掀起了一场爱国运动高潮。尽管自然抒情诗是罗伯茨的强项,他却成功地借助《加拿大联邦颂》这首政治诗抒发民族主义情结,进一步提升了自己在文学领域乃至国家生活中的影响力,同时也为促进加拿大民族主义的普及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