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4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2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团结和睦、相互交往.这里简介几种常见的交往形式. 互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常见的各民族往来和经济交流形式.从汉代初年“有司请禁南越关市铁器”以及“匈奴好汉缯絮  相似文献   
12.
《中国悬棺葬》简评徐亦亭在当前社会科学研究和学术著作出版处于困难境地的状况下,独具慧眼的重庆出版社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指导委员会,资助出版了陈明芳同志以坚韧不拔的毅力磨砺十余载撰写而成的《中国悬棺葬》一书.这部拔新领异之作,反映了中国学者在这一民...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民族区域文化和中华文明徐亦亭中国古代民族区域文化,就是历史上繁衍垦殖于中华大地上的许多民族,在特定的自然和地理环境下创造的,民族活动、区域经济和历史文化互为一致的社会文化体系。绚丽多彩的中国古代民族区域文化,汇成了恢宏博大、形式迥然的中华文明...  相似文献   
14.
对世界上历史悠久、文化昌盛、人口最多的汉族进行族源探讨和研究,乃是一项有深远意义的工作。和任何民族一样。汉族对本民族的起源也有着许多充满神话色彩的传说。不少叙述汉族源流的传说,经过世代的传诵,至公元前五世纪的战国时期,便开始用文字记录下来。现在我们见到的关于汉族族源的传说,虽然是支离破碎和渺茫难解的,在内容上存在不少自相矛盾和怪谲错谬之处,而且明显地有着梦幻性的虚构,然而它所反映的并非是全然荒诞的谎言,在这些传说中蕴藏着远古时期汉族先民对世界的认识。通过这些传说,我们不仅可以窥测到汉族先民在其发展之初经过“传说时期”的历史实体,而且还能领悟汉族先民创造的早期文化表记,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古人在创造神话的时代,生活在诗的气氛里。  相似文献   
15.
商周时期汉族先民历代相传的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即传统伦理,深刻地影响了汉族的古代民族素质,成为汉族古代封建社会中文化传承和思想形态的主要内容。本文认为,其成因有以下诸方面:①农耕经济和对自然条件的依附产生了“敬天保民孝祖”思想。②老子以道为基础主张的“清静”、“无为”,形成“贵己”、“重生”思想。③孔子以“仁”为核心从各方面论涉的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一系列道德标准。④墨子“兼相爱,交相利”、举贤尚贤的伦理思想。⑤战国时期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等各家提出的诸种伦理道德思想。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汉族稳定的文化心理因素,不仅铸就了汉族共同的心理素质和民族意识,而且还顽强地保留了汉族自古以来流传不衰的伦理观念和哲学思想。其中,汉族古代传统伦理作为文化心理因素的一斑,影响着古老汉族的发展。作者将汉族古代传统伦理的主要特征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1、尊“礼”为“经天地、理人伦”之本的礼仪传统,2、以血亲为凝聚的父系家庭和宗法制度;3、浓重的“无主则乱”的君权思想;4、奉“孝”为天经地义的尊老、教幼传统;5、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6、慕“三代之英”的怀古情绪和“君子中庸”的处世哲学。  相似文献   
17.
研究和探讨中国古代传统思想对民族关系所产生的影响,进而揭示两者之间的联系,对我们了解古代民族关系是大有裨益的,尤其可以对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主要是汉族“同化”其他民族这一“永恒的历史规律”,有更深刻的理解。 应该看到,中国古代各民族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是相互的,由来已久的。文化上的互相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民族学研究的几点思考徐亦亭民族学从20世纪初作为一门学科开始传入中国以来,大体经历了3个发展时期。那就是:(1)50年代以前的探索和实践民族学中国化时期。(2)50—60年代新中国民族学发展时期。(3)80年代以来创建社会主义中国民族学时期。提...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所用的区域,是一种学术概念,是通过选择与特定问题相关的特征,并排除不相关的特征而划定的.区域不同于地区.区域的界限是由同质性和内聚性来决定的.区域既可由单个或几个特征来划定,也可按一个地区人类居处的总情况来划定.不过,对中国古代的民族区域文化进行分类和划定界限,是一项比较复杂和困难的课题,文化的不同特征,即便在同一区域内,也是有所差异的.因此,目前应该允许大家用不同的分类方法,来划定和研究中国古代的民族区域文化.本文主要依据部分史籍的记述,对秦汉统一中央王朝之前,已大体趋成的:中原华夏族的农业区域文化、东南沿海百越的稻作区域文化、南方山地民族的游耕区域文化,以及西部和北方草原民族的游牧区域文化,略作粗浅的论述,以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20.
民族院校文科学报抉择浅识徐亦亭当前,我国民族院校文科学报都面临着严峻的抉择。随着社会主义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推动了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华民族将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上,至本世纪末各族人民生活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