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3篇
民族学   15篇
丛书文集   12篇
综合类   34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1.
陆疆多民族“和谐社区”的建构与社会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陆疆经历了从四夷各自聚居到多民族逐渐杂居的历史演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则是继承历史的制度创新.建国60多年以来,边疆已呈现出城镇杂居、乡村聚居的居住格局,这种居住格局为和谐边疆的构建奠定了地域及文化基础.除此之外,诸多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多民族杂居格局的范例表明,多民族杂居的和谐边疆社区对国家安全意义重大.因而本文从中国历史与现实、中国与其他多民族国家陆疆民族居住格局比较角度出发,论述多民族“杂居社区”的意义及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12.
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而言,如何通过行政发展把边陲地区的少数民族融入到国家认同过程中,这是一个历史的问题,也是一个现实的过程。回顾古代中国少数民族行政发展的历史轨迹,博弈、权变与路径依赖是中国少数民族行政发展的中轴,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的中轴。  相似文献   
13.
在多民族国家且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边疆的国家中,"各族人民"的安全就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族人民"安全表现在:边疆必须具备各族人民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生态、资源环境;各族人民在边疆生产生活过程中积累的传统文化体现了他们生存的价值与意义,因而也体现了人的安全;地缘政治的和谐发展则是边疆各族人民安全驻边守边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民族关系是边疆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经济关系则是民族关系的基础和主体,更是关乎边疆安全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拉萨市冲赛康批发市场、赛鑫商场、八廓街的多民族商人商品交易为切入点,研究多民族商人商品交易背后经济交往关系及其对边疆民族社会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人类在地球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地球的生态环境及其资源,国家的建立就是为了保护人类不同群体尽可能公正地享受这些资源。如今当地球上充满人类建立的国家且国与国之间以边疆为界的冲突普遍存在之时,那么边疆危机的本质就是越来越多的地球人口与越来越少的地球资源之间的矛盾。因此,人类必须反思自己的行为,从而使人类不因生态资源彻底耗尽导致不能在地球上生存与发展。改善路径包括三个方面: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规律;克服人类文化创造中的缺陷;公正、公平分配和节俭使用生态资源。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有深刻的复杂性,提升其国家认同的有效性需要理论视角的创新。类主体理论揭示了主体间性,将国家视为群体意义上的类主体,国家认同亦被视为类本位中主体与国家的生成关系。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与中华民族的发展内在同一,且与少数民族的类主体身份高度相关。少数民族的类主体身份构建实质上就是其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作为生存主体,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认同是多维度的,包括对中华民族认同的历史时空维度、历史理解维度和历史评价维度。  相似文献   
17.
从村庄内部来说,共同的血缘、地缘关系与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相结合,构成了村庄互相依靠的生存空间;因年龄和性别组成的民间组织,集生产、娱乐、交流为一体,满足了村庄不同亚群体的各种需求,使整个村庄社会关系处于动态有序状态;从差序格局衍生出来的人情关系网,使整个村庄生活于"以欠人情为始,还人情为终"的责任、义务、情感圈中,村民之间的相互依赖与互助阻止了社会冲突的发生;服膺于神灵的权威消解了世俗生活的担心与恐惧,给村民们创造了安全的精神生活.以上从物质到精神生活的各个环节的平衡互动运转,是这个藏族村庄内部和谐的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18.
论民族关系与政治稳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良好的民族关系能够促进政治稳定,政治稳定能够促进民族关系向良好的方向发展;不和谐的民族关系阻碍政治稳定,政治不稳定则使民族关系恶化。消除不和谐的民族关系对政治稳定的消极影响和解决政治不稳定对民族关系的消极影响,同样迫在眉睫。本文认为,满足各族人民合理的利益要求、维护各个民族正当的民族权利、不断清除狭隘民族意识的消极影响能够促进政治稳定;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政策、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实现民族工作法制化可以促进政治稳定,促进民族关系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蒙元时期中亚诸民族在中国的民族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跟随成吉思汗第一次西征进入中国的中亚人 ,或与中国西北及其他地区民族相融合后形成回族,或因散居而同化于中国各民族之中, 经过蒙古帝国和元朝一百多年的统治,彻底完成了在中国的民族过程 ,成为中国民族的组成部分,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 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论文化戍边     
文章在界定文化戍边的基础上,分析以国家为范畴的边疆文化与中心文化的区别与联系,进而解读如何文化戍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