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土族人民世代生息繁衍在辽阔广袤的青藏高原,他们不仅有着高原人粗犷豪放的精神风貌,也有着美好的心灵,细腻的情素。特别是土族妇女们历来擅长刺绣,工于针黹。土族男女的传统服饰均出自她们的手。且剪裁得体,做工精细,大都有图案优美,花纹细腻,色彩鲜明的刺绣在上。从封三的各图中便可窥其一斑。 热照儿(图一)又叫热照子,是前额遮光之物,其作用如同帽檐。互助土族青年男女乃至老年人兴时系戴热照儿。其做法是用格褙剪6条同样宽窄(大头为三角尖,条宽约3厘米,小头呈圆形或方形,条宽约1.5厘米),长约18厘米左右的格褙条子,在其外面蒙一层略宽大并专为此而绣有花卉图案的白布条,其里用兰布或黑布做里子,然后将6支花条大头朝 相似文献
12.
13.
倪愫襄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6):601-606
近两年来日本学者在伦理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不论在伦理学基本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对西方伦理学的探讨上都有不少的成果。追踪日本学者的伦理学研究动态,会对丰富和发展中国伦理学的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16世纪是西欧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社会转型时期,也是西欧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逐渐从粗俗走向文明的现代化时代。人文主义价值观念的奠立及其现代性重要影响是当时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变迁阶段的显著标志。中世纪以来西欧社会转型时期新价值观念的涌动和人文主义价值观念的奠立,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一是财富观念的变化;一是快乐人生观念的涌现;一是新式荣誉观念的崇尚。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高校师专层次学报作为高校学报公开发行单独系列中的一位新兵,它目前所处的现状与困境,以及其存在的必要性。并论述了师专学报要走出困境就应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其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与地域优势,办出有自己特色的高质量、高效益的师专学报。 相似文献
16.
倪愫襄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3):314-318
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女性伦理文化是其中主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传统主流伦理文化表现出的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的文化特征和道德要求,不仅对传统女性的发展带来束缚,也给当代中国女性的发展带来了不少影响。梳理和挖掘传统主流伦理文化中的女性观,对反思传统文化、克服传统文化在女性观上的弊端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适应环境自然趣成──藏族部分生活用具简介炒面巴盒(图一),亦称“炒面盒”,藏语谓“糌木香”。炒面藏语叫“糌粑”,是藏族人民的主食,特别是终年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须臾不可分离的食物。它食用简捷,携带方便。盛炒面的用具亦有着小巧、轻便的特征。其形状有圆形、... 相似文献
18.
土族是世居青海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勤劳朴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看看这些造型各异,端庄大方的“扭达”,就足以令人深思遐想,肃然起敬。(图见封三) “扭达”是土族对其已婚妇女头饰的称谓,系古老的头饰。分别有形似圆饼的“托欢扭达”(也叫绊绊切扭达),汉语称“干粮头”(图一);有形似三支箭的“捺仁扭达”,汉语称“三叉头”(图二);有形似簸箕的“适格扭达”,汉语称“簸箕头”(图三);有形似铧尖的“加斯扭达”,汉语称“铧尖头”(图四);还有形似漏凹槽的“雪古浪扭达”及其他形状的“加木扭达”、“索布斗扭达”等八、九种之多。 这些称为“扭达”的妇女头饰,分布于互助土族聚居地区。基本上是一个地方一种“扭 相似文献
19.
倪愫襄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6):589-592
制度概念的厘定,对制度问题研究的深化具有积极意义。通过从字源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方面对制度概念进行解读分析发现,制度概念既不能等同于组织、机制等概念,也不能与规范、规则和政策等范畴相混淆,制度应该是以法度、规范和习惯为核心,依一定的程序由社会性组织来颁布和实施的一整套规范体系和社会运行机制的总和。 相似文献
20.
倪愫襄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4):354-356
戊戌维新、辛亥革命乃至五四时期,在学习借鉴西方女权主义思想的基础上,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开始批判三纲五常、男尊女卑等封建主义的女性伦理观,提出婚姻自主、男女平权、女性解放等现代伦理观念,促进了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