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26篇
管理学   37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74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169篇
社会学   21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在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高校内部资源浪费现象仍大量存在。在高校资源投入的过程中,教育资源配置结构的不合理造成的结构性资源浪费;人力资源结构比例不协调、物力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财力资源开支不合理等教育浪费现象,给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揭示我国高等教育浪费表现及其危害性的基础上,借鉴了新经济制度学对制度问题的研究理论,试图分析高等教育利用效率低下、浪费现象存在的制度根源。针对其产生的制度根源,结合高校的实际,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2.
对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必要性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33.
据2001年2月10日的《华盛顿时报》披露,美国海军将在2002年把3艘攻击型核潜艇从目前驻防的珍珠港调往距东亚更近的关岛,以确保在亚太地区爆发危机时美国能作出“快速、有效”的反应,并能维持其“军事上的明显优势”。这是继2000年8月五角大楼证实  相似文献   
34.
一、亚太经社会国家人口的国内迁移 亚太经社会(ESCAP)各国的经济结构、发展水平各不相同,这就使得他们面临的人口问题也不可能完全一致。如该地区高度城市化的发达国家澳大利亚和日本的迁移形式与发展中国家的尼泊尔及菲律宾是大不一样的,而南亚和东亚各大国家面临的迁移问题与太平洋地区小国面临的问题又大相径庭。但整个地区又有它的共同之处,即人口迁移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且在大多数国家是受到宪法保护的。各国政府也正在考虑应对目前的人口流动采取什么措施,以及迁移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在鼓励或分散移民的同时,尽可能使人口迁移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相适应。  相似文献   
35.
本文基于Hansen门槛效应模型,选取2013-2017年制造业上市公司将金融摩擦引入动能发展的研究。结果表明:(1)内外源性金融摩擦对动能的发展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跨越门槛值后,内外源性金融摩擦对于动能反应的灵敏度均显著增加。(2)内源性金融摩擦中的投资占比与现金流量对于动能具有促进作用,而企业权益乘数对动能的影响具有显著负向作用。(3)外源性金融摩擦中的存贷款占比、贷款拨备率以及不良贷款率具有双重门槛效应,金融机构净资产收益率具有单门槛效应。进一步得出,单纯依靠金融机构缓解实体经济融资难效果并不明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升动能:一方面可以通过优化企业的投资结构与所有权结构;另一方面调整金融机构的存贷款,以及贷款拨备率等。  相似文献   
36.
《文心雕龙》的《颂赞》篇集中讨论了赞体,但是在论述结构上缺失了“选文以定篇”的部分,在论述内容上仅论及史赞、杂赞而缺失了被视为赞体源头的像赞。结合辑佚及史传文献来看,汉魏六朝像赞创作极为繁盛,刘勰回避述及像赞及刘向、曹植、孙绰等赞体大家,应该与两晋之际佛教像赞的兴起有关。由于佛教像赞发源于佛经的史实,与刘勰试图建立的“五经为本”的本土文学起源论直接冲突,因此像赞回避了高僧像赞,并牵及列仙像赞,由此造成了赞体的诸多缺失。  相似文献   
37.
孟子以性善为人性本质,同时,人性的生成中也潜存着后天习性面向。基于动态人性观的视域,考察孟子人性论发展的一种可能;在人性立论层面,孟子人性论并非现成的、固定的,而是动态的、生成的;在人性面向层面,孟子人性论潜存着后天习性,由于后天习性的介入,人性面向也由应然转向实然;在主体工夫层面,孟子提出“思诚”联结“诚”与“思”直接面向后天习性,将道德意识转化为道德实践,开显主体的切实道德践履。同时,这一过程也即是孟子人性论的生成与完成,其潜存面向也为孟子人性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域。  相似文献   
38.
39.
未来取向是对于积极未来的思考、规划和建构,是个体对于未来时间框架的偏好。高未来取向的个体对未来时间的时距知觉更近,表现出更强的时间知觉多普勒效应,面对延迟折扣时表现出更低的时间折扣率以及在未来重要任务和紧急但不重要任务的优先权设置中更倾向于做出理性决策;低未来取向的个体则恰好相反。这种人格的差异被证明具有遗传性,基因和早期成长经历的交互作用能够解释未来取向的个体差异。此外,未来取向调控时距知觉多普勒效应还存在于具身认知当中,身体空间位移和眼动的研究表明,时间维度上的未来映射在空间运动的右侧进行。将来该领域的研究可以借助遗传影像学、认知神经科学手段以及精神疾病及其干预的对照研究进一步探讨未来取向的功能机制。  相似文献   
40.
本文认为先锋文学有两个必备条件:第一,它是文学队伍中勇于探索的尖兵;第二,它在后来的文学发展中赢得了一定声势的尾随者。文章以此为前提,同时兼顾先锋文学一词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中的特定含义,论述了马原和莫言小说的先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