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60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60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71篇
理论方法论   69篇
综合类   393篇
社会学   179篇
统计学   1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7篇
  1963年   6篇
  1962年   11篇
  1960年   5篇
  1959年   8篇
  195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试论休谟的自我概念维之谈起自我问题,人们就会想到休谟(1711-1776)那段“心中只有一束知觉”的著名论。由此而一般认为,休谟对于“自我”的实在性是持否定看法的。若细读他的《人性论》一书,就会发现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实际上,休谟对于自我问题进行了多方...  相似文献   
72.
发动西安事变的张学良将军被蒋介石幽禁后,便潜心于明史的研究.这已被国人所共知.但张学良为何要研究明史?有何心得体会?国人却绝少知道.《人文杂志》1988年第3期发表了宋文演题为《张学良与明史研究》的文章,对此略有披露.张学良在1982年接受台湾《联合报》记者时说:我研究明史的动机,是由于中国一直被外国欺凌,想从中找出原因.”为此,早在西安事变之前,他已对明史有所留意.“据东北军一些将领回忆,张学良将军在西安事变前夕就认真研究过明末历史;他认为抗战前夕国内形势。有点象明末.”一直到1947年6月他被  相似文献   
73.
1.在同学们聚会时,你经常充当组织者的角色吗? A.是B.否C.不一定 2.同学经常叫你请他们出去玩,每一次你都很痛快地答应吗?  相似文献   
74.
<正> 我们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应当以他对人民有利还是有害为标准,应当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严格根据历史条件和历史事实来评论是非。用这样的原则来评价武训,应当说,他是无可非议的。武训是个一向行乞、吃苦受辱办义学、为穷人谋福利的老实人,他一生无权无势,没有做过官,更没有欺压过任何人,何罪之有!但是,在一九五一年却惨遭批判,给他定了多许罪名。这确实是件冤案,值得重新研究,还其历史的真面目。  相似文献   
75.
认高速度     
社会主义建设速度的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也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且还是社会主义障营与帝国主义阵营竞赛,谁赢得了时间和最后谁战胜谁的问题。可见,正确地解决对建  相似文献   
76.
论“自我”问题的哲学地位维之一、“自我之谜”关于自我问题,我们可由“自我之谜”谈起。早在一千六百年前,一位深思而博学的古罗马哲人──奥古斯丁──曾声声追问道:“我的天主,我究竟是什么?我的本性究竟是怎样的?” ̄[1]他敏锐的目光一旦回视自我顿觉无力:...  相似文献   
77.
西蒙斯是一个12岁的小男孩儿,非常聪颖、活泼,高高的个子,一头自然卷曲的头发,浓浓的眉毛,一笑还有两个甜甜的小酒窝儿。如果不说,你很难相信,这个长着一双大眼睛的英俊男孩儿,竟是一位双目失明的少年。  相似文献   
78.
“理想型”的西方民主是否理想?“欧洲病夫”在70年代,国家发展的渐进性出现了变化。《英国是大国还是小国?》、《国家在自杀吗?》、《英国能否支撑下去?》、《无法运转的未来》、《英国是否正在灭亡?》,这些著作和文章的标题,说明了正在发生的事情。衰落时期的民族主义,其性  相似文献   
79.
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品格形成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究竟如何进行道德教育,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认为,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形成的,它不断地发展个人的能力,熏染他的意识,形成他的习惯,锻炼他的思想,激发他的感情和情绪。围绕杜威的道德教育论,特别是有关道德行为主体的心理侧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0.
1983年,中国的人均GNP(国民生产总值)为300美元,处于世界银行列出的35个低收入国家的中游。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具有如下特征:1、中国是典型的农业国。2、工业基础依然脆弱,工业生产效率低下。3、城市与农村,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差距很大。从现状可以看出,经济发展理论中的种种论点有符合中国的部分,以下便简要地概括中国过去曾采取过的发展战略和现在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