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房莉杰 《社会工作》2012,(3):16-18,43
老龄化对任何国家的医疗体系都是巨大的挑战,进入老龄化的发达国家无不把"控制医疗费用"作为卫生改革的核心。从国际经验,尤其是日本的经验看,影响健康服务体系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并不是老龄化本身,而是采取了何种应对措施。日本的经验说明,尽管成本控制和改善服务两个目标之间经常存在冲突,但是对预防保健和长期照护服务的投入可以有效减少对昂贵且不适用的住院服务的利用,在更好地满足了社会成员健康需求的同时,反而使卫生费用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控制。这对我国的启示是,一方面要将预防保健提高到战略位置进行重新规划,另一方面要尽快构建起全国性的长期照护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12.
房莉杰 《决策探索》2014,(16):34-35
近年来,中国医患矛盾突出,暴力伤医事件促使医生群体集体发声,甚至有人认为医患冲突正在演变为两个群体之间的“战争”。在我国,对医生的不满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医生的逐利化倾向为大众所诟病。随着对医生不满情绪的增加,正面的医患冲突开始出现,而在2005年前后,这种冲突升级为频繁出现的“医闹”,近年来甚至出现非理性的暴力伤医事件。针对医患冲突,比较主流的观点主要有两种.一是改革医疗卫生体制,从根本上杜绝“以药养医”和不恰当的医疗行为:二是依法严惩暴力伤医者,以儆效尤。但即使上述两点都完全做到,是否就能重建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是否就能防止患者非理性行为的发生?答案仍是不确定的。因此,有必要对医患双方的行为和动机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