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0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36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79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81.
经历将近两个世纪发展,美国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现已成为世界上最为完善的教师证书制度之一。通过对美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四个发展历程的全面分析、以及将美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从考试制度、认证制度、管理制度等三个相关制度进行深入研究,并将其教师资格制度的特色总结为多元化与统一相结合,学术化与现实相结合,绩效化与现实相结合等三个方面,以期对我国目前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完善带来启示,从而促进国内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82.
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的刘琎散文集《春华集》收入了作者部分习作295篇。这些散文之所以成功,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作者善于观察生活,善于捕捉创作题材,用心体悟生活,并投入真情实感;二是除了捕捉生活中所见所闻之外,还善于从对某些事物及问题阐述中,提炼出独到的理性思索;三是阅读面较宽泛,词汇积累丰富,语言功底扎实,对事物描写得准确细腻。  相似文献   
183.
网络时代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辅导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辅导员工作引进心理健康辅导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将传统辅导方式和现代网络手段结合起来,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4.
吾敬东 《文史哲》2008,(3):51-58
在马克斯·韦伯有关中国宗教的论述里,宗教或信仰与巫术的关系是一个最为关键的核心问题。他认为:(1)中国宗教信仰中有着大量原始巫术的孑遗,或者说,原始巫术在以后的宗教信仰中被充分地保存和延续下来;(2)道教与巫术的关系至为密切,道教是完全彻底"传统主义"的,本质上说,道教就是一个"巫术组织";(3)一般认为,儒家或儒教是非常理性的,但我们也应看到,儒家或儒教同样有自己的巫术传统;(4)佛教的出身是理性的,但大乘佛教已经初步或部分改变了佛教的理性传统,入中国以后,受中国宗教和信仰的影响,佛教同样也变成了一个巫术类型的宗教。实际上,原始信仰和巫术崇拜的遗存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宗教,而且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和文化。因此,尽管韦伯有关中国宗教与巫术关系的看法难免一隅之见,但其对中国宗教问题以及背后社会和文化问题的洞察力还是令人叹服的。  相似文献   
185.
以在全球蔓延的SARS灾害为例,研究了这场来势凶猛的突发危机事件对中国及北京城市安全所产生的威胁。特别从现代化城市规划设计、综合管理等方面,分析了SARS给城市安全留下的教训及启示。  相似文献   
186.
敬乂嘉 《社会》2006,26(6):165-165
组织理论是有关组织现象的松散理论集群。由于缺乏清晰定义的研究客体、主流的研究方法和强有力但是简练的假设,组织理论内部频繁地出现紧张和分裂的现象。对组织理论历史发展的回顾和评论构成了对于组织的边界和内容进行规范理论界定的实用替代。本文通过文献回顾,探讨组织理论发展过程中三个重要支流的互动关系,即组织实践、多学科进入和范式演进之间的内在关系。论文的研究表明,组织实践的丰富性、多学科进入的宽口径和范式共识的缺乏,构成组织理论研究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87.
以人性善或人性可以向善为前提的道德教化是儒家一贯的政治主张,但是先秦儒家的人性论与教化思想充满了理想化和批判性的特点,并不符合社会现实,所以其必须经历一个自我调整的过程.在宋代,由于历史社会条件的变化,儒家的人性论和教化思想变得更加理性、现实,并对宋代法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8.
“事物的本性”是古罗马以来西方法哲学中一个莫衷一是的永久性话题,是那些试图缓和实然与应然相互对立的人们的口号。拉德布鲁赫通过对社会法、理念素材及其历史性的考察,认为“事物的本性”与自然法是对立的,而从“事物的本性”中产生的法与思想都必然地担负着哺育它的历史风土之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