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106篇
综合类   39篇
社会学   18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据《苏联科学院通报》1986年第10期报道,苏联科学院主席团研究了苏联科学院历史学部的科学活动和科学组织活动问题.历史学部的院士秘书С.Л.齐赫文斯基院士说,现在,在历史学部7个研究所(苏联史研究所、通史研究所、考古研究所、军事史研究所、东方学研究所、斯拉夫和巴尔干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世界高工艺系统中的俄罗斯:信息社会的形成〔俄〕A.P.丹尼耶洛夫近20—25年来,“信息学”新术语牢固地进入了世界词典。信息学成了世界经济领头国家的决定性特点。许多称之为新工业国家的发展中国家也尽力迅速发展信息学。信息社会与传统社会的主要区别在于:信...  相似文献   
13.
俄科技发展的10个基本方面〔俄〕O.C.奥西波夫俄罗斯科学院院长O.C.奥西波夫院士在俄罗斯联邦总统科技政策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言指出,世界上所有先进国家都以文明发展的一般趋势为出发点,把科学作为自己发展的支柱,懂得向后工业社会过渡不仅要求转向节能的...  相似文献   
14.
对七十年代后半期——八十年代初西方出版的著作的研究证明,资产阶级社会学中正在发生具有明显特征和深远影响的变化。虽说我们这里讲的是一般理论方面的重大转变,然而这场转变的发起人今天主要不是社会学理论工作者,而是在社会学具体部门中工作的学者。他们从事具体社会学研究的同时,通常较直接地影响着与确定应用研究的战略有直接联系的过程。因此,从西方社会学远景趋势的观点来看,他们的一般方法论和社会哲学的探索更加值得注意。对这些趋势的分析,有助于对今天整个资产阶级社会学(包括研究的应用领域)向什么方向发展的问题作出有充分根据的结论。在分析研究社会学著作时,下面一些可  相似文献   
15.
据苏联《真理报》1983年3月3—4日报道,1983年3月2—3日在莫斯科召开了苏联科学院全体年会。会议主席团由苏共中央书记M.齐米亚宁、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兼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席马尔丘克和苏联科学院领导人组成。苏联科学院院长A.亚历山德罗夫院士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英国为主要研究对象,论述近三十年来工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分析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发展的主要趋势.文章指出,社会进一步两极分化的趋势是这些国家的特点,其表现之一是,在自立人口中雇佣劳动者的数量和比重增长.雇佣劳动人数与企业家、自立人口数量之间对比关系的变动直接影响了阶级和社会阶层之间的对比关系.然而,在这期间变动最剧烈的不是在阶级之间,而是在阶级内部.雇佣劳动者人数普遍增长,他们的成分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雇佣劳动力的绝大多数是产业工人;现在,非体力劳动的被雇佣(职员)集团发展迅速.在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工业无产阶级仍然是工人阶级的基本核心,其人数占全体工人人数的一半以上.工业无产阶级绝对人数虽然继续增加,但矿工、码头工人、运输工人、纺织工人等传统职业的人数普遍下降;某些新的加工工业部门工人的人数增加了.  相似文献   
17.
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斯捷潘尼扬的这部专著是他二十多年科学研究、教学宣传活动的总结.该书有前言、正文5大部分、17章,包括从共产主义形态产生至今的历史时期.前言简明扼要地概述了科学共产主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体系中的地位、把科学共产主义作为高等院校一门独立学科前后研究科学共产主义方面的情况.第一部分阐述了作为科学共产主义理论认识的主要客体的共产主义形态的产生和发展,研究了3个问题: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在  相似文献   
18.
知识产权     
在联合国的主持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于1988年在日内瓦成立,该组织的成员国共有121个。1990年6月,各成员国在那里举行例会,准备起草相应条约,该条约应在外交级别上签字。人们认为,条约要对关于知识产权的规定作实质性的、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到美国的修改。因为美国以“谁是第一个发明者”的原则为出发点的专利法与西欧和日本现行的“谁是第一个申请者”的原则相矛盾。根据新条约,作为知识产权证据的专利  相似文献   
19.
1987年3月中旬,在莫斯科召开了题为《资本主义总危机的现代特点》科学理论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来自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和发展中国家的著名学者、社会活动家和政治家。全体会议听取了主要报告,并分三组(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和社会政治问题:帝国主义和当代国际发展;帝国主义、新殖民主义和发展中国家的反帝斗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在共产主义运动的队伍中,就工人运动一些迫切问题的活跃讨论已经进行几年了。在这些问题中,最重要的是:对共产主义派别和社会民主主义派别的现状和前途的估计;对共产党人和社会民主党人真诚对话和有效合作的可能性的估计,而归根到底是对克服世界工人运动长期分裂的估计。况且,现在不仅在谈论与欧洲的这两个派别有关的问题,而且还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谈论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与这两个派别有关的问题。上述争论重心的转移有相当强大的国际前提(资本主义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国际化)和内部前提。内部前提首先是,亚非拉国家工人阶级人数的增长(该地区雇佣工人的人数达27000—28000万,约占全世界劳动大军的1/3。第三世界的劳资关系也与以前不同。它们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