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2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0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72篇
理论方法论   68篇
综合类   271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66年   4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改革正在使苏联的经济发生变化,给国民经济各部门注入了新的活力。改革的必要性不仅由经济所决定,而且也是由社会过程的消极趋势所决定。譬如,人们的劳动态度变得十分消极,人们对社会  相似文献   
62.
专著的作者瓦西列夫斯基遵循这样一个著名原理;作为一门科学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其形成是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经济发挥职能的实践紧密相联的。该书在分析时将政治-经济和历史-经济观点恰如其分地结合起来。在全书中瓦西列夫斯基不仅力图揭示一些问题的实  相似文献   
63.
人类健康——一个新的哲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成就已不再限于人类活勃的结果,它们还对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新目标产生巨大的影响,除了改变人们生活的物质条件、完善社会关系外,它们还在改变着人类本身。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技术的  相似文献   
64.
俄国著名东方学家A·M·波兹德涅耶夫就《赴见准噶尔浑台吉策妄阿拉布坦的炮兵大尉伊凡·翁科夫斯基及其1722—1724年沿途日志》一书的出版,给该书编者H·维谢洛夫斯基写了一封长信(后作为该书的附录)。他在信中论及了十七世纪下半叶至十八世纪初准噶尔部僧格、噶尔丹和策妄阿拉布坦时期的一些问题,虽时隔百年,仍不无借鉴之处.因篇幅过长,兹摘译有关噶尔丹和策妄阿拉布坦部分,供研究者参考。原书系美国哈佛大学费礼初教授(已故)1982年(?)赠我翁独健教授的1887年圣彼得堡版之复印件。——译者  相似文献   
65.
按照19世纪流行的观点,天才是创造历史的人所固有的禀赋。由卡莱尔(Carlyle)提出,然后得到盖尔顿(Galton),朗布罗索(Lombroso)和其他人支持的“伟人”论可简述如下:一个人的成名都是由于天赋的缘故,没有天  相似文献   
66.
推进集体农庄、国营农场、农工联合企业、农业公司、租赁企业、集体企业、小企业和股份企业、农工综合体的食品、加工及服务部门以及农民经济和农场经济走上高产、高效和稳产之路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提供充分的生产技术性物资保障。所有类型的农业企业能否实现粮食、蔬菜、肉类及其他产品的增长,主要取决于能否向它们提供各种机械设备。国民经济逐渐转入市场经济。在这种条  相似文献   
67.
作者不谈哲学、人文科学的应用问题,这是因为,按照西方学术界的传统,这些学科不包括在社会科学之内.本章谈到以下几点.1.为什么要学习社会科学?理由是:(1)更好地了解我们所处的那个社会的各种活动.(2)使我们成为更开明更好的人.(3)因为它们是科学.科学就是积累了的知识.科学知识可以重复检验,可以用经验材料证明其理论假设是否错误,可以进行某种实验.社会科学的内容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这样  相似文献   
68.
人道主义经济学包括三条原则:牵连原则、逻辑的现实主义原则和科学的完整性原则。人道主义经济学特别感兴趣的是制度和行为的发展。在这方面,它必然要在极广泛的意义上带有社会主义的色彩。依据牵连原则,不进行有意识的试验,社会制度就不可能获得有意识的发展。逻辑的现实主义意味着,人道主义思想既要合乎逻辑,又要合乎现实。然而现实主义并不等于说,“人性是不可改变的”。我们要科学地、合乎逻辑地努力找出改造行为的方法,因而人道主义经济学要更加注意心理学。人道主义经济学要遵守科学的完整性原则,就必须在布满糟糕的理论、虚假的试验和夸大的怀疑论这种种危险的海洋中决定一条正确的航线。它要利用政治上的价值判断,但是政治价值一定是坦白和公开的,它不能隐蔽在演绎的装置里面。它要调查制度和行为的改革方向。正确的解决办法是彻底改造私人企业的法律和社会基础,削弱它们的政治权力,而保存它们的内部优点。这就是说,取消股东并建立合法的结构,使公司董事明确地对他们的雇员扣整个社会员负责。  相似文献   
69.
经济解释论的不够充足,多半是由于这种说法所赖以建立的前提有问题:一,有一个团结一致的实业阶级意识到一种共同的经济利益;二、就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而论,这种经济利益在于促进帝国主义;三、这种实业阶级控制了国家,它们的政府官吏实际上是这个阶级的奴僕。最初步的欧洲史知识表明:所谓资产阶级在任何一个和每一个经济的或非经济的问題上意见是怎样分歧。事实上,是否是实业阶级作为一个集团来承领帝国主义的物质利益,是无关紧要的。帝国主义的动力却在于别处。帝国主义剥削包含非市场性的强迫在内。根据这一定义,剥削并不如通常断定的那样是帝国主义的普遍伴随物。注意到剥削的存在及其有利可图是一回事;而主张或假定这经常是最有报酬的可能的安排,因而它构成经济帝国主义的暗含的动机,则是另一回事。相反,有无数例子证明,由于不合算的理由而放弃统治。事实证明,国家是在实业界之手或为它们服务这个假定也是落空的。有无数例证说明,各国政府拒绝合并领土或者对较弱国家施加压力以保护或增进其国民的物质利益。人们应该把帝国主义看作对于共同机会的各种反映,这种共同机会单纯包含着力量的悬殊。因此假若人们要了解十九世纪的帝国主义,不但要考虑各种动机中较强的经济动机,而且更要考虑欧洲扣世界其余部分力量的不均等,从而产生统治机会和统治可能性。  相似文献   
70.
过去,图书馆不仅是书库和手稿库,而且是文献情报交流中心。近来,随着计算机设备的发展,图书馆又成了电子交流中心。电子、计算机、卫星、激光及其他交流设备为个体和文献交流增添了一种电子交流。电子交流是以一种物理场的形式提供信息的。信息接收者与信息相互发生作用或者是毫无目的的,或者是为了进行某些活动,或者是为了获取知识。情报需求是交流需求的一种特殊情况,它表现为在获取、交换和形成数据、情报和知识时对其相互关系的协调。对知识的需求,是指对认识宇宙和产生有关宇宙的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