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2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0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72篇
理论方法论   68篇
综合类   271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66年   4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银政合作”是实现政府、农民和银行“三赢”的融资机制。实践证明,它是完善农村信用体系,为农民提供信贷资金,实现农民增收,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因此,应积极克服“银政合作”中存在的一些困难,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其大规模推广。  相似文献   
92.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如何,不仅关系到现阶段中华民族的素质,而且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华民族的素质;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如何,更是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因此,高等农林院校如何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模式,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塑造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成为今后必须着力解决的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93.
应对气候变化是一项全球性的任务,中国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从《伦理维度应对气候的变化》(EDCC)白皮书提出的八个伦理维度分析了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需承担的伦理责任,指出了中国特例下履行责任所面临的赔偿责任、开发新技术与新能源、国际国内参与、程序公平与正义等重大挑战,构建了中国政府、国内其他参与者及境外参与机构组成的多层次气候治理框架,提供了决策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4.
95.
我是个孤儿,结婚后,丈夫关怀体贴,孩子聪明懂事,我总算甩掉了童年的不幸阴影。然而一场车祸夺去了丈夫的生命,我成了没有经济来源的单身母亲。我不想一辈子靠救济金生活,便决定重返大学校园——有了学位,我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抚养儿子长大。然而,没有亲人的支持,我很快发现,这条路异常艰辛。  相似文献   
96.
人的主体性是人文学术领域的一个重要范畴,但对人的主体性的理解仍然停留在直观、简单、笼统的表面层次上。布伦塔诺丰富了历史上的"意向性"这一概念,进一步明确了"意向性"的内在性,并进而把人的意识活动区分为具有意向性指引的"心理现象"和无意向性指引的"物理现象",心理现象是由内知觉产生的,内知觉是一种当下的不假借于外物的意识,它具有直接自明的特性,内知觉才是心理现象真正唯一的知觉。意向性是心理现象的重要特性,只有具有意向性的意识活动才能作为心理活动或心理现象。布伦塔诺的这一思想,是在意识研究领域具有弗洛伊德式的科学发现,它消解了西方思想史长期以来的主客二分的思维定势;揭示了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内在于人的内心,也为建立真正主体性的思想而牢固奠基。  相似文献   
97.
老庄的“道”本体论及其早期道教“道”本体论思想,其“道”不仅是一种自然之“道”,也是一种生命之“道”,蕴含了无穷的生命创造能力。“道”是生命之源,生命的流程就是“道”的流程,生命在“道”的作用下生生不息。因此,“道”论思想是早期道教生命伦理观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98.
《庄子·天下》学术史意义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天下》把先秦的学术发展史分为“道术”、“方术”两阶段。“方术”阶段的诸子思想各有发展变异,一条路线是以社会利益为本旨,另一条路线追求个体生命的意义。由此可以进一步检讨若干有关先秦哲学思想的问题:老聃与关尹、孔子的关系,《天下》的作者、著作时代及学术倾向,《天下》对老聃、庄周的评价等。本文采掇众说,参以己意。  相似文献   
99.
民间技艺口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民间技艺的智慧和创造力,也蕴含了民族的文化和精神。该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特征和价值出发,分析了民间技艺口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探讨了民间技艺口诀的保护价值和意义,提出了民间技艺口诀的保护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0.
刘泳斯 《国学学刊》2023,(1):108-114+140
张角等人利用“黄天”(中黄太一)信仰排斥来自各地流民原有的各种地方性民间信仰,以此达到统一思想、增强内部凝聚力的作用,从而建立了组织化程度较高的黄巾教团。与地方性民间信仰敌对的黄巾教团,更愿意靠拢或者说攀附儒家谶纬经学,以此获得更多的神圣权威和信仰资源。东汉统治阶级内部宦官集团与儒家“党人”之间利用私通黄巾教团的罪名彼此攻讦,加剧对黄巾教团信徒的宗教迫害,这一不恰当的宗教政策直接引发了黄巾起义。以往的黄巾起义研究,常将黄巾教团的宗教活动仅仅视为农民起义的准备;今后可以从宗教学等新的视角切入,对黄巾起义和黄巾教团进行扩展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