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5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9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31.
方勇  周勇  艾春荣 《管理评论》2012,(10):26-37
本文的研究焦点是中国股票市场中的"热手效应"或"赌徒谬误"认知偏差。通过定义情绪指数和界定系统性的"热手效应"或"赌徒谬误"认知偏差,本文首先基于日的时间尺度、整体投资者的合力情绪及包括不同市场阶段的较长时期对这两种偏差进行统计检验,然后分别从不同的时间尺度(周)、不同的投资者类型(散户、大户和咨询机构)、不同的市场阶段(牛市和熊市)以及游程反转后的市场累积收益等视角对"热手效应"或"赌徒谬误"偏差进行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一般来讲,"热手效应"主导着市场情绪。  相似文献   
32.
本文从都市农业的概念入手,分析南昌市青云谱区发展都市农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该地区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构建花园式城区的目标和具体的方案。  相似文献   
33.
方勇 《统计与决策》2011,(10):36-38
文章沿袭金融物理学的研究思路和框架,选取上证指数1990年12月19日至2010年3月22日的日收盘价和日收益率作为样本数据,对中国股票市场的自组织临界性和对数周期幂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34.
方勇 《理论界》2009,(11):154-155
中华民族是一个务实的民族,不尚空谈的民族,这种民族性格在先秦儒家经典《论语》里就已经体现出来。《论语》中通过君子这一形象,具体体现了言这一交往媒介在个人人身修养和为政中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35.
方勇 《现代交际》2010,(8):54-54,53
在众多古人笔下,江北的扬州被描绘得分外妖娆,而真正居于江南的苏州,却略微显得有点落寞。本文拟从众多唐诗中,无论是史实,还是创作等诸方面,来重新认识唐人眼中具有特殊情感的苏州。  相似文献   
36.
任意监护制度是以尊重本人意愿的理念为指导,使本人可与其选定的人预先缔结委托合同,约定将来判断能力衰退时,由受托人处理监护事务。依据我国的委托代理合同,委托人在判断能力衰退时不能控制受托人,这就需要制定任意监护制度予以弥补。对此,在亚洲建立最早且施行十多年的日本任意监护制度对我国有比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7.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风险决策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早在两百多年前,古典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A damSm ith)就已提出了“经济人”的概念,他认为经济个体是追求预期效用最大化的理性人。此后,“理性人假设”就一直是现代西方经济学最基础、最重要的前提假设之一。这一假设认为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具有严格的数理逻辑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38.
国际屈原学术讨论会暨中国屈原学会第五届年会1992年10月9日至13日在山西临汾举行,会议收到论文96篇。我刊特邀请四位屈学专家从中推荐出有代表性的部分作品,以期从一个侧面反映这次盛会的学术概貌。限于篇幅,本期选登了13篇论文的提要,以飨同好.各篇提要,均录自会议印发的《论文提要》,其中两篇因原文太长,本刊作了部分删略。  相似文献   
39.
近年来发表的一些研究庄子审美观的文章,一般都认为他具有崇尚自然朴素美的思想。本文拟就此问题提出一些质疑。 一 不少论者常常抓住《庄子》一书中“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天地有大美”等个别词句,而认为庄子有“崇尚自然美”,赞美大自然的审美观。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 其一,“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所表现出来的是虚静无为的思想。《天道》篇说:“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成玄英疏云:“无为虚静者,实万物之根本也。故所尊贵,孰能与之争美也!”就是说,天道是无为的,做  相似文献   
40.
在《庄子》诠释史上,"六经注我"这一诠释理路至明遗民而臻于极致,他们借《庄子》以抒发自己的遗民情怀.觉浪道盛创"托孤说"以表达自己对故君故国的情感,方以智继续发扬此说,以期发扬儒家的忠孝思想.钱澄之谓"内篇凡七,而统于游",通过对"游"的阐释而表明自己的出处和态度.傅山则"以大鹏自勉",彰显自己的独立气节.明遗民对《庄子》的误读却增强了其自身的主体意识,从而赋予古老的经典以现代活力.就此说来,"六经注我"虽然有穿凿乃至背离经典的过失,但也不无"再造文明"的功效,是可以与"我注六经"并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