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0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130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23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291篇
理论方法论   45篇
综合类   656篇
社会学   84篇
统计学   3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7年   2篇
  1961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通过对既有理论的回顾,从个人投资选择与金融制度、金融产品的内在联系分析入手,对个人的储蓄动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证.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进行金融投资选择实际上就是与社会其他个体达成一种全社会的动态利益均衡,其最终目的是保证个人利益不损耗和一定程度的增值.储蓄作为个人初级的、低风险的投资方式,个人投资选择目的是保证生存的可持续性、个人资产需求的合理配置以及个人社会位置的稳定和向上迁移.巴曙松博士指出,金融技术也是生产力.从历史的视角分析,中国金融技术滞后的负面影响远大于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的影响.理论研究的目的是为实践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了解个人储蓄动机的目的,是向金融产品的设计者和供给者提供一种参考,使未来的金融产品更加符合市场的需要,满足个人的金融需求,提升金融业的服务层面和服务竞争力,推动我国金融技术的进步与创新.  相似文献   
52.
人类文明视野中的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类文明的视角来解读和审视科学发展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科学发展观是对20世纪人类社会各种发展理念的整合和超越,是人类文明成果的崭新结晶;科学发展观高度契合人类发展的终极诉求,深谙人类文明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气质;科学发展观将推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53.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逐步深化,事业单位如何开展人力资源管理进而适应改革需要成为当前许多事业单位面临的一个问题。基于此,从招聘、薪酬、考核及培训等方面提出具有一定操作可行性的建议,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作出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54.
我国陆疆合作型治理是中央政府及其陆疆地方政府在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的基础上,把拥有不同资源优势的政府组织、社会组织、企业组织及其社会公众统合成一个拥有共同目标、既合理分工又有效协同的治理体系,以陆地边疆问题的解决为依归的边疆治理模式。陆疆治理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国际性等特征决定了合作型治理是陆疆治理的最佳选择之一。合作型治理理念和方法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也决定了该治理模式是推进陆疆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动力。陆疆合作型治理模式大致可以从四个维度进行建构:府际间的协同模式、政府与社会的共治模式、政府与市场的互补模式、政府与公众的互信模式等。  相似文献   
55.
方盛举 《晋阳学刊》2015,(2):110-117,132
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国家跨越"现代化陷阱"的前提和基础。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须依靠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改革不良政府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公民社会成长、培育公民政治文化等手段来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56.
论宗教旅游的生态化趋向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中国旅游资源的一大特色是宗教成分浓厚,这些宗教景区多分布在自然环境优美的空间里.宗教旅游作为文化旅游的组成部分,在新世纪里将扮演重要角色.宗教旅游的生态化,将成为旅游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趋势,同时也是宗教教义纯洁传播的有效渠道.  相似文献   
57.
中国古代法律的儒家化,以儒家“德治”思想为主体的正统法律观得以形成,并全面贯注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立法和司法领域。历史证明,儒家的“德治”思想是符合古代中国国情的。中国古代法律的儒家化,对中国的法律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
本文主要以绿色物流的实施为主要思想,阐述了绿色物流这一物流业的新概念及绿色物流产生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对于绿色物流在企业中的具体实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9.
利用2016年CFPS调查数据,分析互联网、人力资本对农村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互联网的使用显著提升了农户人力资本的积累,人力资本的积累又提升了农村家庭消费,考虑内生性结果依然稳健.进一步分析发现教育人力资本是互联网使用影响农户家庭消费支出的重要机制,互联网使用用户可能通过人力资本效应增加消费支出.为此,提出以下建...  相似文献   
60.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价值主体的变化,要求价值主体和价值取向多元化,建立起适应其发展的师德建设机制,这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在加强高校教师师德修养、提高高校教师师德水平过程中,实现师德建设机制的创新是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也是师德建设中最难的问题。本文认为,建立互动式师德建设机制是符合教育自身规律和道德建设规律的,应根据师德认识、内涵认识、实践和评价等互动式师德建设机制的主要内容,努力建构互动式师德建设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