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4篇
劳动科学   141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36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85篇
理论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202篇
社会学   93篇
统计学   1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在20世纪中国近代国家建设和民族认同的形成过程中,民族的起源问题一直是知识分子所关注的问题。近年来不少学者注意到这一阶段的有关历史情况,但是主要关注20世纪初期,而极少与其前后时期联系探讨。至今,我们还不能确定这些学说和争论在整个20世纪中国的历史地位。对民族起源学说而言,20世纪中国的论争,第一是"外来/原住"模式向"土生=世居"模式的转化;第二是一元论和多元论反复交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的是苗族史论。在19世纪至20世纪前半期,苗族被视为中国最早的土著民族。这种"苗族原住"学说,与当年流行的"汉族西来"学说相结合,长期以来,影响了中国人的民族认同的形成,以及有关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2.
20多年前,我曾写过一本《中国杂文史》,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其中有鲁迅杂文一章。鲁迅先生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留学的经历,我只是耳闻,却无缘目睹。有人说,绍兴是周树人的故乡,而仙台是鲁迅的故乡。这话不无道理。2012年深秋的一个下午,我有机会访问仙台。—下飞机,虽然寒风凛冽,我赶紧去拜谒鲁迅先生的故居。  相似文献   
103.
A 刚迈进大学校门时,我傻愣得纯洁,非傻根所能比拟。大一入学那天,我看到学校操场边有几位老师和同学摆了整整好几张大桌子的热得快、电磁炉什么的,样子像是在展销,不禁感叹校园市场经济实  相似文献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