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4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4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26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系统总结建国60多年来我们在政治发展领域取得的基本经验,深刻反思建国以来我们在政治发展领域失误的主要教训,全面展望中国政治未来的走向,是顺利实现中国政治从传统形态走向现代形态的重要前提.本文认为新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教训有:政治与经济的失衡发展带来政治衰败;激进式、运动式政治变革带来政治社会灾难;党内民主集中制的片面化并替代党内民主制导致政治低效和腐败;公民社会的消失或弱小是政治国家走向集权腐败低效的主要原因;没有民主的效率和没有效率的民主都是不可持续的政治发展目标;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任一缺失或相互替代必然造成政治与社会的双不稳定;动员型公民政治参与和无规则公民政治参与都阻碍政治发展;机构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不配套导致机构缩胀的恶性循环;政府职能转变不等于政府无所作为更不等于可以推卸责任;走封闭式的自我发展道路只可能导致政治衰败而不是政治发展.在今后4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我们将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为导向的执政党主导的、将政治合法性与政治有效性相结合为价值核心与主要方法的渐进式政治发展战略与模式.  相似文献   
72.
罗尔斯与诺齐克关于正义理论的分歧实质是传统的以洛克为代表的自由主义与以卢梭为代表的平等主义价值理念之争。除了两者正义观的差异之外,两者之间也具有一定的共通性:两者的正义观在逻辑基点上强调个人主义;两者的正义观在价值层面上都属于自由主义的范畴;两者的正义观都属于义务论,并坚决反对功利主义;两者正义观共有的论证方式是诉诸直觉;两者的正义观在理论架构上都不可避免带有理想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73.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发轫于夏商周三代,在春秋时代趋于成熟,在西汉中期儒家思想取得统治地位以后,绵延两千余年。具有伦理特征的儒家思想孕育出"臣民型"政治文化,它在近代以来遇到了西方"公民型"政治文化的强有力挑战。晚清统治者和知识精英试图对这两种政治文化形态进行融合,但是由于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极度衰弱的晚清王朝已经无力改变历经五千年历史形成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定力",更无力在此基础上进行晚清中国的政治重建。  相似文献   
74.
中国政府在汶川地震的危机管理中,其成功经验是防震减灾规划全面得当,各级政府反应迅速;恰当把握应急救助原则;充分公开危机信息;社会公众积极参与.但是,从抗震救灾的实践来看,目前中国的危机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即新闻媒体自身在协调上存在问题;政府信息公开存在问题;航空救援机制存在问题;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存在问题.为此,要协调新闻媒体自身的运作,打破政府信息公开上的惯性思维,健全航空救援机制,加强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75.
公民政治是规范公民与国家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一种政治形式。公民文化是公民对政治体系和政治行为等政治现象的认同意识和价值判断。西方的公民政治和公民文化有着自已独特的价值取向。两者的互动对西方代议制政府的存在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西方国家政治与政治制度的本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发展中国家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具有重要的实践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76.
印度在1947年独立前后,部分移植了英国的政治制度,但无法完全生根发芽,只能异化变形,建立了自己的政治模式.经历了200余年的英国殖民统治,在政治模式上,印度仍具有自身的特点,与英国本土的政治模式并不完全一致.这是因为印度作为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古老国度,已经产生并孕育了自身古老而持久的文化特点和传统习俗,它们对从外国简单移植来的政治制度或政治模式具有强烈的不适感和排异性.通过对印度与英国政治模式上的差异及其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许多对中国政治发展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7.
国外中国学研究存在诸多问题.国外中国学从研究领域问题的选择到研究视角、方法的应用均很西方.这种西方就像中国人研究中国问题,有时也是常常从中国的已有的知识、价值去研究问题,亦如西方人用自己的价值观去研究中国问题、研究法国问题,研究其他问题,这些均属正常.可是如果中国人在研究中拿西方的价值去研究中国问题,问题就相当严重了.所以,倒不是说指责西方人不能用西方的价值观去研究中国问题,我们中国人研究问题的时候也可以借鉴西方的价值,但是不能完全站在西方的价值观上去. 国外中国学研究存在的第二个问题是其研究并无一个清晰的内涵和外延,无法给后来研究者特别是青年学者一个清晰的学术路线,影响其学科和学问研究的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为中国学是可以用综合性、多学科、跨学科来进行研究的,但其与纯粹的国别学又有所不同.所以,将来中国培养硕士生、博士生就要努力地朝着怎么样从最基本的中国学,即中国学是一个怎样的内涵和外延,虽然这个内涵和外延也许随着我们自己研究的深入,随着我们社会的发展或许会变动,但就每一个阶段大概是一个什么内涵和外延还是要做一个基本的界定.  相似文献   
78.
论政治现代化的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既有的各种政治现代化模式,从动力、次序和过程三个不同的标准或视角来看,至少在理论上存在14种可能的政治现代化模式,当然,政治现代化的模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每个国家只有选择了一条适合本国独特历史与现实发展可能性的政治现代化道路,才有可能顺利实现从传统政治体系向现代政治体系的转型。  相似文献   
79.
近代以降,资本政治取代土地政治的根本原因是资本比土地更有推进社会价值增殖的能力.然而,资本与政治的关系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资本与政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变换着自己的形式,并在互动、互适中互择与自己相应的存在形态自由资本选择了议会分权民主政治,而垄断资本偏爱行政集权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80.
大部制部门组织规模巨大、结构复杂,部门内部协调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大部部门内部有效协调既是大部制改革顺利推进的保障,也是确保大部门组织整体效能的需要,是提高大部门组织内聚力及降低大部门行政成本的需要。但是大部门内部协调却又面临着许多困境,制约着部内协调的有效性。解决大部门部内协调困境、提高部内协调效能,应当努力建设良好的大部门组织文化、精心设计大部门组织结构、确定合理的大部门管理幅度、加强内部协调制度建设、畅通部门内部沟通渠道及建立专门的综合协调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