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5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文言性质新论——古代汉民族共同语说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言是古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对文言特点的分析,以及对文言与方言、白话关系的探讨都有助于证实这一观点,确认这一观点。许多有关的历史和现实问题都能得到较好的理解和解释。  相似文献   
12.
古今对啸的认识虽不断进步,但其语义和发音原理的分析都有缺憾。各类啸发音基本以吹气(仅徒啸可短暂以吸气)的方法发声,发出的声音风格特点近似,但发音部位和振动体度其状态却大不一样。指啸和叶啸必须借助物体(手指或树叶)发声;与其相对的可称为徒啸,其发音原理。应为口腔内以舌、腭调节的开管空气柱振动。  相似文献   
13.
“中国”语义现有的解释都存在问题,原因是对语义源流分析不够,被诸说忽略的初始符“口”,即有都邑义,分化字“邑”语义过多,国都义又造“或”来承担:“或”借用为或然之或,国都义又累增符造了“国”字,因此,“中国”的初始义是“国都之中”,由此再引出表国家,华厦民族,黄河流程一带,生活在黄河流域一带的人,全中国地域,华厦民族等含义。  相似文献   
14.
“量体裁衣”之“量”,一般认为音去声,义为“估量”。该成语产生时与“度、相”对应,依据古代服装制作皆需细测,中国古代“刀尺”连用和珍惜衣料等方面的论证,此词应音阳平,义为“测量”。  相似文献   
15.
今天,由于我国境内少数民族原始文字特别是“纳西东巴文、尔苏沙巴文”的发现和汉字研究的深入,使我们摆脱了比较文字学对文字产生前的时期只有零星片断了解、对文字只于印欧语系拼音文字有较深入研究的局限。我们认为,根据现有的新材料,比较文字学的某些观点是可以重新认识的,在此我们就文字和汉字起源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一、关于文字起源——与“目的说”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