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5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27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38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商晓娜 《新少年》2012,(4):24-25
教美术课的徐老师不仅喜欢画画,还喜欢拿粉笔头当暗器,嗖嗖嗖,想打哪里就打哪里,从来都没有失手过。徐老师经常用她的粉笔头儿暗器来对付戴大智。比如,徐老师让大家画绿色的苹果,可是戴大智却把苹果画成了蓝色。徐老师的  相似文献   
22.
文化本身具有导向作用,在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过程中应该考虑会计文化的导向性,本文通过调查问卷,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会计文化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影响,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3.
高晓娜 《唐都学刊》2006,22(4):135-137
人的生存具有的两重性,生存及存在是卡夫卡的作品产生的极为重要的因素。因此,对卡夫卡及其作品从本体论角度进行的探讨无疑具有更为深刻普遍的意义。与生活的对立造成了自我的反抗,而又无法逃脱个体毁灭的命运。而艺术正是对人的存在的一种救赎,是人的希望之所在。  相似文献   
24.
第二届中国古代小说国际研讨会于 2 0 0 2年 1 1月 1 5日至 1 7日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与会中外专家学者在中国古代小说史研究 ,小说与文化关系 ,文献、小说版本与小说中外影响以及小说个案研究等方面 ,进行了热烈而又和谐的讨论 ,提出了许多新见解、新观点 ,为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进一步发展拓宽了道路。  相似文献   
25.
26.
商晓娜  王青 《新少年》2024,(5):33-35
<正>以往的语文基础知识测验,都是小乔老师给大家出题目。但是这次就不一样了,小乔老师让同桌之间互相出题目,互相测验对方是不是真的掌握了学习内容。马一左听到这个消息,和他的同桌米小小对视了一眼。“千万不要太难呀!”他嘀嘀咕咕地说。“千万不要太难呀!”米小小也嘀嘀咕咕地说。为了不为难对方,马一左思来想去,决定出一道反义词的题目:左——()  相似文献   
27.
<正> 汉唐间田制、税制与户等的关系,是研究此期间土地制度与赋役制度发展演变的重要问题,以往学术界多有论列;尤其是针对唐代定户等所据各户的资产中,是否包括因产存在很大分歧,成为研究汉唐间田制与税制关系中一个令人瞩目的问题。一种意见认为,唐代定户等,主要根据各户的人丁、园宅、农具、车牛、存粮等动产和不动产的多寡,其中不包括田产;持这种意见的,可以唐耕耦为代表。他的主要立论根据  相似文献   
28.
对加强银行经营管理的几点看法□梅晓娜朱建萍近几年来,各家银行经营效益一直不理想,盈利水平不断下降,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虽有外部政策环境的影响,但忽视经营管理是导致银行经营困难的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在国家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过程中,强化经营管理,提高经...  相似文献   
29.
商晓娜 《新少年》2016,(4):24-25
在四年六班,戴大智最羡慕的女生是李好好。在戴大智看来,李好好简直聪明到了极点,不管学哪一门功课,只要老师稍微讲解一下,她就全明白了。有时候,老师还没讲解呢,李好好自己看一看书,再想一想,也能把很难的问题弄清楚。戴大智很想像李好好那样聪明,这么一来,他就不用再为考试发愁了。在上小学之前,戴大智一直都觉得生活是很美好的,可上  相似文献   
30.
流行语是最能带上时代烙印,反映一个时代社会生活的一类语汇。流行语的来源有很多,"古为今用"(又称"旧词新用""古词新义"等)就是来源之一。"达人""饕餮""纠结""崩溃"等词在古汉语中早已有之,由于时间跨度大或由于社会历史原因,一段时间内不常使用,其本义或本源已鲜为人知,而到当代又演变出新义,其流行新义有着明显的"古为今用"演变过程。求新求变、求真求实的现代社会文化背景,是这些词产生、流传的原因和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