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71篇 |
免费 | 52篇 |
国内免费 | 4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82篇 |
劳动科学 | 37篇 |
民族学 | 49篇 |
人才学 | 51篇 |
人口学 | 6篇 |
丛书文集 | 312篇 |
理论方法论 | 119篇 |
综合类 | 952篇 |
社会学 | 201篇 |
统计学 | 5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23篇 |
2021年 | 40篇 |
2020年 | 56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22篇 |
2014年 | 93篇 |
2013年 | 66篇 |
2012年 | 74篇 |
2011年 | 91篇 |
2010年 | 85篇 |
2009年 | 82篇 |
2008年 | 98篇 |
2007年 | 66篇 |
2006年 | 87篇 |
2005年 | 87篇 |
2004年 | 96篇 |
2003年 | 84篇 |
2002年 | 86篇 |
2001年 | 81篇 |
2000年 | 58篇 |
1999年 | 38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28篇 |
1995年 | 29篇 |
1994年 | 37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32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25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27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18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20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16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6篇 |
1975年 | 6篇 |
1965年 | 6篇 |
1963年 | 5篇 |
1957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贵州少数民族节庆活动开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是多民族省份,有着异彩纷呈古朴而神奇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作为民族风情重要内容的民族节庆活动更是名目繁多,五光十色。据不完全统计,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每年有节日集会1000多次,其中,活动人数在万人以上的有200多次(处),投入节日活动的各族群众达800多万人次。贵州少数民族节庆活动数量之多,覆盖面之大,参加人数之众,种类之全,历史之悠久,内涵之丰厚,均为国内外罕见。在贵州山区,民族节庆活动弥补了封闭的地理环境和落后的交通给社会交往带来的不便,同时也形成了“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 相似文献
43.
44.
清代四川经学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世文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9(2)
清代四川经学可以划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清初四川经学基本上可以看成是宋明之学的延续,经学方面很少有影响力的作品问世。中期四川经学有所复兴,但只有到晚清五十年,四川经学才异军突起。从整个清代来看,四川经学虽较江、浙、皖等学术文化大省逊色,但还是在曲折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45.
46.
“感性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经创造性继承费尔巴哈“感性对象”原则与黑格尔否定的辩证法,马克思阐发了“感性活动”的物质基础与能动原则,赋予其三重规定:为生存资料需要的物质生产活动、形成社会关系社会矛盾的物质交往活动、为个性自由推翻现实矛盾的革命改造活动。马克思将人的“需要”机制作为推动和创造原则论证了感性活动从“生存”到“自由”的辩证运动过程,从而揭开了整个社会历史形成与发展之谜,确立了其哲学的实践基础,实现了对唯心主义和直观唯物主义的整体超越。而对感性活动进行生存、反思与自由的当代诠释,是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论断找到重要哲学支撑,这既从学理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印证了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特殊历史性,又在实践层面预示了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性,为社会创造活动提供了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47.
48.
文福安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25-28
本文通过对我国网络教育软件市场规模分析和针对网络教育软件系统的应用情况调查,得出网络教育软件发展趋势,提出网络教育软件产业需要走集成化、协作化、统筹规划、资源共享道路,要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授课、练习、测验、答疑全面协调互动的网络教学体系,并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强化网络教育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9.
在城乡二元结构下,与城市公民相比,农民不仅在物质生活上相对贫困,而且在权利享有上相对贫困。农民权利贫困的主要根源在于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二元结构不仅是造成国家权力对农民权利忽视和对农民权利保障的法律救济不力的社会制度根源,而且是造成农民的权利意识薄弱和农民维权组织失声的重要因素。消除农民权利贫困,使农民权利脱贫,既是农民脱贫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推进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0.
吴投文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3):342-346
《边城》最为集中地表现出沈从文的生命理想,寄托着他对理想生命形式的热切期望。小说一方面对故事发生的时间处理得非常模糊,另一方面对故事发生的空间即环境却处理得异常分明,通过这种特殊的时空处理方式构筑起一种具有理想色彩的生命形式。这使边城在小说中具有整体象征的意味。同时,在《边城》的深层意义结构中,还存在着一个理想生命形式的消解模式,这表明沈从文游移于理想与现实之间难以言说的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