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7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31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8 毫秒
11.
这几件陶器是榆树县大坡乡老河深中层墓葬出土的。中层墓葬共129座,是吉林省近几年来考古上的一次重大发现,引起学术界的瞩目。中层墓葬随葬陶器很普遍,大多数墓中均有出土。皆夹砂泥质陶。手制,有的为慢轮加工修整。颜色呈灰、灰褐、黑褐色。素面。主要器形有壶、罐、杯、豆、碗、盅等。这里的陶器在种类上比较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一直是美术界关注和探讨的一个永恒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信息时代,世界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使得中国画这门传统艺术在与各种文化激荡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传统派、现代派、融合派等各种形式相互生辉,使中国画的创作出现了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13.
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基础及其特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明  吴晓 《学术探索》2005,(3):116-121
西方现代美学选择了与古典美学相反的学术路径,批判并放弃了从理性、概念出发演绎出庞大的抽象理论体系的学术模式,追寻对有关艺术和审美的具体问题的解释,这为人类学介入艺术及审美领域提供了学术契机。而美学本身早就有着人类学表述的传统,为美学的人类学转向作了知识结构的准备,人类学一直以来热衷于对艺术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为介入美学和接纳美学作了经验模式的铺垫。艺术人类学就是在美学进行困境摆脱时而与人类学整合而成。在学科特质上,艺术人类学表现为以美学和艺术哲学的理论思辨作为潜在资源,以人类学的田野实证作为具体路径,以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和求实的参与观察方法彰显其自身的敏锐现实介入力和问题阐释力。  相似文献   
14.
禅宗是具有中国文化特点的佛教,它不仅在思想观点上与印度佛教有别,而且在思维方式上也与印度佛教不同,独具一格。本文拟对禅宗的思维方式做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5.
品牌是生产者,经营者为了标识其产品,以区别于竞争对手,便于消费者认识而采用的显著的标记.经验表明,品牌决策的正确、品牌设计的科学、品牌保护的得力对企业经营成功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论写作语言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写作语言学是一门边缘性、交叉性的学科。它运用语言学的基本原理,探求写作活动中语言的具体运用规律。它的研究内容包括语言与思维的辩证关系、写作语言与内、外部环境的相互制约、写作语言的构成、写作语言诸种表现形态及其作用等。写作语言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它不是单纯从传统修辞学角度探讨锤字炼句的方法和技巧,而是从当代语言学关于语言与思维、与世界的不完全协调而又相对平等的观念出发,努力改进和完善语言符号系统,扩大语言系统的包容,大幅度提高其表现力,从而更准确、更完美、更自由地显现主观世界、表现客观世界。  相似文献   
17.
18.
加强和改进学校政治课教学,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德育功能的发挥与渗透作用,是每位政治课教师都不容回避并需要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笔者根据多年政治课教学和德育工作的实践,谈点体会与思考。一、在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教育内容的同时,紧密联系实际,切实注重加强时事政治的渗进,提高政治课的德育导向功能。现行的政治课教材,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面,运用了大量的历史事实,特别是各种数据和图表比较多。从内容看,既有我国历史与现状的比较,也有我国与外国的比较;既讲正面的事例,也讲反面的例子;既讲优势,也讲不足与困难,内容非常丰…  相似文献   
19.
面对人之生死问题,不同民族都有相对独特的应对方式,对临终者的照护和对已故者的哀悼,都能展示出民族文化思想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在既往研究中,对这种临终关怀文化多样性和特殊性的关注,多以单一民族研究为主,因而缺乏对多民族文化融合规律性的分析。本文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武威市汉族、藏族、回族交错居住区的两个村落为例,着重讨论多民族文化融合在临终关怀和亡灵祭奠过程的共有呈现及意义。不同民族文化的生死观固然有其特殊性,但也有相通相融的共性,其体现的不同民族生死观的文化智慧和实践经验,是一个不容置疑的社会事实。体现民族融合的临终关怀形式具有一定程度的护理功能,同时能够顾及临终者需要的灵性关怀和逝者家庭需要的哀伤抚慰。因灵性关怀和哀伤抚慰在我国医疗空间内的缺失,“礼失求助于野”的道理也就由此而生。总之,从临终关怀视角探索民族融合规律性是必要和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市老人自杀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将在老龄化和城市变迁的背景下审视中国城市老人自杀的问题。笔者对中国自杀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显示,中国城市老人在千禧年后的自杀率超过2000年之前的年均水平。以往的研究通常将久病厌世和家庭纠纷视为中国城市老人自杀的主要诱因。笔者却认为,相对剥夺感的大小可以强化或缓解这两个导致自杀的驱动力,所以应该在相关的分析中加以重视。为此,本文将集中分析医保的缺乏和城市开发对城市老人自杀问题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