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9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152篇
劳动科学   20篇
民族学   28篇
人才学   34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338篇
理论方法论   62篇
综合类   777篇
社会学   113篇
统计学   3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曹鹤鸣  杜碧锋 《职业》2020,(12):29-31
以非遗为载体,通过"萧山十碗头"非遗技艺入校园,非遗技艺传承课程开发,建立以"四维两线三融"为架构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新模式。依托大师工作室及烹饪协会,工学结合共同育人,探索以非遗项目为载体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途径,创新烹饪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2.
曹顺庆 《江汉论坛》2006,(7):98-103
比较文学在中国复兴20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和进步,成为中国学术界最活跃的一个学科领域,为全世界比较文学学者所关注,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正如季羡林教授所指出:“以学科而论,在世界范围内,比较文学的兴起是较晚的,在中国则更晚,然而一旦兴起,就立即显示其活力,转瞬成为世界显学。比较文学若没有中国是残缺不全的。”实际上,全世界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欧洲,第二阶段在北美,第三阶段在亚洲。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研究,正是这第三阶段的重要成果。然而,这些成果的取得,却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在各种困境中推进的,是在种种诘难、否定和困惑之中成长起来的,是在持续不断的“危机”声中脱颖而出的。本专栏特就“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困惑与进展”这一题目,约请了上海、广东、山东、四川等地的比较文学学者各抒己见,意在找准问题,认清方向,予人启发,促进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3.
我国民营企业一直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自主创新模式。中天科技的产学研一体化网络式创新模式,为我国民营企业在资源整合、平台构建、内部机制建设等方面的网络式创新提供了实践样本。  相似文献   
54.
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坛出现了大量追寻爱情主题小说。这类小说起源于当时作家们对自身生存困境的解决方式,也受到“五四”人道主义思想——“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的影响。读者群本身就热衷于阅读爱情主题小说,又将阅读这类小说作为宣泄“五四”影响退潮而产生的焦虑的途径。再加上出版商为了迎合读者,追求利润,也进一步推动了这一热潮的出现和发展。在作家、读者、出版商三股力量的合流下,20世纪20年代追寻爱情主题小说的热潮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55.
曹顺庆  王超 《中州学刊》2008,1(2):227-234
"五四"以来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基本上都是在西方思维模式的影响下进行的,具体而言,主要经历了.学科化"、"体系化"、"范畴化"三条西化之路.要使中国古代文论从"失语症"中解脱出来,必须经过四个步骤第一.承认中国文论较之西方诗学的异质性和话语独立性,避免"以西释中"或"以中注西"的倾向;第二,在"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这个命题中进入"古今对话"的现代阐释性理论视域;第三,在"古今融会"的同时进行"中西化合".以中国文论的话语规则为本,融和或化用西方的理论资源,最终达到中西跨文明对话语境下的"中国化"研究.在承认中西方文论异质性因素的前提下,进行跨文明对话,中西文论思想的交流、互补和超越,最终达到"中西化合"的无垠之境  相似文献   
56.
文言话语霸权与白话话语霸权在中国文学史上交替出现,往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对中国文学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古代,文言话语霸权统治着文学领域,并且对白话文学的发展进行压制,极大地阻滞了文学的发展。而在文学的现代转型后,白话话语霸权反过来取代了文言话语霸权的统治地位,令现当代文学史变成了残缺的文学史,现当代的文言文学及古体诗词被打入冷宫,长期不被现当代文学史接纳,陷入了生存困境。文学史上的这种话语霸权,对中国文学甚至文化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我们应该充分认识话语霸权的危害性,打破一家独尊的话语霸权,提倡严谨求实的学风,反对偏激的话语霸权,促成多元共生的学术话语新格局。  相似文献   
57.
探讨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特点和相互关系,可以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通过采用社交焦虑和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测评,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无显著性差异,但在解决问题应对方式中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在社交焦虑和幻想应对方式中,理科生与文科生、文科生与艺术生的差异显著。不同的应对方式会影响到个体的情绪,进而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引导大学生采用解决问题和求助等积极的应对方式,将有利于降低社交焦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8.
元认知学习策略是用于管理和监控认知策略的一种学习策略,对于听力理解水平的提高具有潜在的作用。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会话中的话语是相关联的。关联理论对听力元认知学习策略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以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听力真题为语料,基于关联理论对听力元认知学习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能帮助学生通过学习关联理论,培养听力元认知学习策略,进而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59.
重建中国文论话语,是当代中国文论界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学术工程。在未来多元化的世界文化格局中,我们能否克服中国文论的失语症,建立一套自己的(而非从西方借用的)文论话语系统,是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关键问题。然而,要想重建中国文论话语,则必须首先清理中国古代文论话语系统。在世界文化史上,中国的老、庄首先创造了一种消解(或曰解构)性话语系统;老、庄在对语言文字(或曰文本)的消解性解读中,建立起了“得意忘言”的话语模式;在对自我(人类)的消解性解读(或曰阐释)中,形成了“忘物”“忘己”、超越生命羁绊的诗意人生境界。消解性解读,正是道家思想的意义生长点,也正是这种消解(或曰解构),形成了道家话语系统和言说方式的最基本特征,这种话语特征,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
脱贫人口返贫风险监测:机制设置、维度聚焦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脱贫人口返贫风险监测是后脱贫时代农村贫困治理的必然要求。遵循脱贫人口返贫问题事前治理逻辑,基于对返贫风险生发运演机理的理性揭示和科学预判,把内生脱贫动力、生计资源禀赋、外部灾害冲击和社会负面影响作为脱贫人口返贫生发的主要监测维度,且诸维度之间相互作用、相辅相成。返贫风险监测机制基于四大维度的监测预警能力越强,则越有利于及时化解返贫风险、阻断返贫。当前脱贫人口返贫风险监测机制建设面临监测制度不完善、监测主体配合机械式、监测技术体系不健全、风险信息管理碎片化和监测工作考核监督不完善等不利因素,迫切需要完善风险监测制度,布控筑牢脱贫人口返贫防线;明确风险监测职责,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强化监测技术体系支撑,打造返贫信息共享平台;创新信息管理机制,构建协同治理良好格局;共同推动后脱贫时代脱贫人口返贫风险监测机制的逐步形成、持续巩固和长效发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