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28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论解释学视野中的科学文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文本的研究既是有意义的也是可能的。将保罗·利科的文本条件运用于科学的基本文本 ,即形式系统和科学事实 ,就可以发掘出科学文本的解释学意义。这样 ,我们就可以站在解释学的角度发现 ,科学文本与科学对象以意义相连系 :科学对象是科学文本意义的基础 ,科学文本以建构在语用分析的行为整体性基础上的意义结构形式来表征科学对象 ,这种意义结构包含了句法和语义两个维度。  相似文献   
32.
曹志平 《兰州学刊》2012,(11):53-58
柳永趋众从俗,自得自立;苏轼排柳黜俗,自成一家。苏轼文化探索和建构的思维触角遍及其文化实践,他在不登大雅之堂的"小词"里也找到了文化整合的语境和价值建构的世界,在词体进化的同心轴上找到了自我树立的参照坐标。苏、柳对峙,不但表现为创作主体以自觉的鲜明的意识指向独树大旗,而且以自觉的创作实践争雄于词坛。苏、柳对峙,不仅仅是词体发展自律情态中偶然出现的词坛壮景,而且是词体发展他律状态下必然出现的文化奇观。苏、柳对峙中反映出雅俗两种文化心理的冲突。  相似文献   
33.
技术规范是与社会规范相对的,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调控人类行为规范的总称.技术规范的形成有三条基本路经:经过示范、模仿、改进等环节,并通过评价(可行性评价和效益评价)的形成路径;以专利技术及其推广为主线的形成路径;以专利技术与技术标准的捆绑为实质的形成路径.技术的高效用性和评价主体对这种效用的评价,共同构成了技术规范形成的充分而且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34.
从"科学是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这一比较宽泛的开放式的定义出发, 提出了广义科学划界的"质的标准", 将它对外运用于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科学与伪科学, 对内运用于区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 论述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对象之间的区别以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不同的系统化特征.  相似文献   
35.
用系统论的方法求解“李约瑟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系统论方法对"李约瑟难题"这一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进行研究,主张在吸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看作中国近代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用系统的整体观及其方法来研究中国近代科技史这个子系统本身的结构、功能以及同社会这个大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等.这样可以克服单一视角的片面性,多维度的探讨"李约瑟难题"产生的因素及其动态关系,从而在整体上把握"李约瑟难题".  相似文献   
36.
我国的经济改革迄今已进行了18个年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对我国经济改革的战略、措施、步骤、方法和取得的成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对我国经济改革的经验也从多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总结.可以说,关于我国经济改革的研究,在学术上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仔细推敲这些研究成果,我们发现,长期以来国内外广泛流传着的一些观点中,却存在着似是而非,以讹传讹的问题.本文就其中三个问题,进行剖析澄清,冀以推动我国经济改革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7.
柳永及其词是北宋时期的特殊文化现象,其词浓缩着一种人生形式的恋都情结,这种情结的丰富内涵,不仅表现了向往世俗享乐的生命意识和生存方式,而且透露出重功名与倡个性的矛盾冲突.本文详尽剖析了柳永复杂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