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70篇
劳动科学   35篇
民族学   213篇
人才学   31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296篇
理论方法论   102篇
综合类   714篇
社会学   105篇
统计学   2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5篇
  1963年   7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近年来国内一些研究者在对什么是现代化问题进行思考后提出,现代化不仅包括我们通常所说的“四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即物质层面的建设,而且还包括社会结构层面的现代化(即通常所说经济、政治、科学、教育体制)和人的精神层面的现代化。所谓精神层面的现代化就是解决人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实现人的现代化问题。关于人的素质和人的因素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乃至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的作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与肯定。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992.
历史与人生——史学的社会作用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史学“有大效用于人生” 史学的社会作用是什么?对这个问题,以往最普遍、最流行的答案有六点:(1)为世人提供历史的经验教训;(2)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4)为现实政治决策提供历史依据;(5)为人们提供历史知识;(6)启迪人们的智慧。笔者认为,史学界的这一传统观点是值得商榷的。那么,史学的社会作用究竟是什么呢?史学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它有益于人生上。 人类一切认识活动的目的是要认识人自身,在各门社会科学中,“人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史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更应该成为“一门总体人学”。因为,史学是关于历史的学部,而历史与人密切相连。首先,有了人,才有了人类历史。自然界也有一个发展过  相似文献   
993.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转换企业运营机制,确立既有动力又有压力的真正的市场主体,加快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进程。然而近年来我国在转换企业运营机制方面进展不快,根本原因在于没有从调  相似文献   
994.
《苏州年鉴》是苏州市综合性地方资料工具书,也是全国较早创刊的地市级年鉴之一。自1983年创刊至今,全面系统地记载近20年来苏州市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为推进苏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在新世纪里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995.
自禅宗思想流行以后 ,很多人都把做诗与参禅紧密地联系起来。禅对诗的影响 ,首先是禅对人的影响。作为一种中国化的佛教 ,禅宗悟道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都是对印度佛教烦琐经义的背叛。在中国 ,禅宗开始走向简易平实的现实人生。中国知识分子的天生依附性性格使他们面临着一种生存的困境 ,而禅宗那种既在孤峰顶上 ,又在红尘浪里的处世态度 ,受到了既有出世修养 ,又有入世精神的士大夫的一致推崇。在士大夫那里 ,禅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与生命情调。王维那种艺术的生存方式就受到了禅宗思想的影响。王维山水诗中的禅意 ,首先表现在禅意诗与禅理诗的不同上。禅理诗大多语言枯燥 ,是单纯的说教和言理。禅意诗是作者带有禅味的生活情趣与审美情趣的诗化。恬淡的情绪风格是王诗第二个特点 ,这与禅宗以顿悟自性、发现本心为宗旨相关联。王诗的第三个特点是意境上的“空”、“静”、“闲”。与以往僧诗意境的清寒而缺乏人世的热情不同 ,王维的禅意诗是充满生命和生机的。  相似文献   
996.
1936年10月16日鲁迅在上海逝世。鲁迅逝世前立下遗言:“一、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二、赶快收敛、埋掉、拉倒。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四、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胡涂虫。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1965年4月26日,时已80岁的周作人自知将不起,也立下遗嘱,其云:“余今年已整八十岁,死无遗恨,姑留…  相似文献   
997.
图书开架借阅就是指图书馆允许读者进入流通书库,直接在书架自己挑选图书情报借阅的方式。要做好图书馆的读者工作,图书情报的流通方式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开架借阅就是其流通的一种重要形式。当前面对图书馆服务体制变革,要变封闭式服务为开放型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努力提高开架服务的质量,更好地为各族读者服务,努力创造学习型社会。  相似文献   
998.
哈磊 《学术研究》2004,(2):139-140
《〈大唐西域记〉校注》点校精审 ,注解简明通俗 ,颇便于读者。然白璧难免微瑕 ,现略举数则如下。一、卷八摩揭陀国上“东门外遗迹”一文“大慈定”注释云 :“即大慈大悲定。”依佛教经论来说 ,这个解释是不太准确的。大慈定与大悲定是两种不同的禅定 ,虽同属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又称四梵住 ) ,但观想对象、功用不同。其中依定而起慈等观想 ,或依慈等观想而成定称为慈心定。慈心定以慈爱十方众生 ,与一切众生快乐为其特征 ,以止息嗔恨为其作用。《大正藏·本缘部》之《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六亦言佛入“慈心定” ,“魔之刀剑弓箭、种种…  相似文献   
999.
舒伟光教授不幸病逝已九年余。他主编的《科学认识论)巨著五卷,其中前三卷曾在他去逝后不久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新近第四卷和第五卷连同前三卷一起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终于实现了舒伟光教授生前的遗愿。细读《科学认识论》五卷,给人最大的感受是该书开创了认识论研究的新阶段,体现了认识论自身发展的新标志,是认识论研究的一次重大突破。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明确确定以科学认识作为科学认识论的研究对象.为从多视角全面系统地研究科学认识提供了逻辑可能性。20世纪的科学非常活跃,科学与技术大大造福于人类,同时也给人…  相似文献   
1000.
蒋光慈与鲁迅的一段史实 鲁迅先生在《伪自由书·后记》中写道: “现在使我记起了蒋光慈先生。” “事情是早已过去,恐怕有四五年了,当蒋光慈先生组织太阳社,和创造社联盟,率领‘小将’来围剿我的时候,他曾经做过一篇文章,其中有几句,大意是说,鲁迅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