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6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31篇
管理学   450篇
劳动科学   34篇
民族学   54篇
人才学   69篇
人口学   69篇
丛书文集   871篇
理论方法论   181篇
综合类   1938篇
社会学   257篇
统计学   13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212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4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中非农产品贸易的区域差异与空间集聚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描述性统计、多元化指数和均衡度指数系统分析入世以来中非农产品贸易在五大区域和国别上的分布差异及其演化趋势,并基于K 近邻空间权重矩阵的Moran’s I指数测算了双边农产品贸易在空间上的集聚效应及其变动情况。结果表明:中非农产品贸易总量快速上升,但存在贸易进出口结构和区域分布的多重不平衡性;贸易国别的分散趋势大于五大区域上的分散趋势,中非农产品贸易国别多元化与均衡度正在逐步提升;中国在非洲的农产品贸易逐渐显现出正向的空间相关性,在全局空间上形成以高 高集聚为主的溢出效应,局部空间上主要以部分西非国家为轴心,在时序上保持相对稳定的正向聚集趋势。  相似文献   
112.
对于准则值是直觉正态区间数,但是权重信息作为不完全的多准则群这方面的状况,文章定义了运算法则、折衷期望值以及直觉正态区间的有关问题,并对于直觉正态区间的混合加权平均算予以及有序加权平均算子展开了计算,提出一种将直觉正态区间数的不完全信息作为基础的决策方法.折衷方法是通过IN-INHA以及ININWAA算子集成的一种准则值,并通过折衷均方差原则,利用优化模型的建立,求解最优准则权重,通过期望方差准则对于有关方案进行确定.在实际过程中发现,这种方法的可行性是非常高的.  相似文献   
113.
114.
西周玉器造型上仍保留了原始玉雕的特色,呈现平面化的倾向,它们以线为主,且内敛规整,尤其表现在动物型写实玉器中,成组佩玉也开始出现;纹饰上继承商代仍以阴刻线为主,但线条较商流畅婉转,一面坡纹和双勾线纹开始运用成熟,借助流畅而多变的线条表现出它的形神统一,气韵生动;风格上由祭祀型向礼仪性转化,因物赋形,因形饰纹,纹饰和造型之间搭配和谐自然,整体呈现出"错彩镂金"和"自然可爱"两种不同风格。在发展历程中,其神秘狂热、勇猛尚武的宗教文化印记逐渐被温文尔雅、中和静穆的人间礼乐文化所取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5.
116.
朱志荣  许醴 《学术界》2007,(5):300-301
陈育德教授的《灵心妙悟--艺术通感论》耗费十余年的心血,对艺术通感问题进行了研究.作者以"心统五觉,六根互用"为基点,认为"艺术是向人的全部感觉开放的",突破了将通感界定为五官感觉之间的挪移和沟通的流行看法,并将之区分为"感觉挪移"、"表象叠加"、"意象互通"三种类型,对通感进行了心理结构分析.书中立足于中国传统的通感思想资源和艺术实践,在中西融通、综合比较中建构了中国特色的艺术通感理论.  相似文献   
117.
荣辱观念古来有之,古代思想家历来十分重视荣辱观念。先秦诸子的“四维”(礼、义、廉、耻)与“五德”(仁、义、礼、智、信),就是中华传统“知荣明耻”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118.
朱广华 《源流》2021,(2):40-40
新年伊始,1月7日上午,梅州市老促会在梅县区丙村镇客都人家梅州市客都文化博物馆红色革命陈列馆,举行首个"红色苏区教育基地"挂牌仪式,梅州市老促会会长罗德宜和梅州红色革命陈列馆魏金华为"梅州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红色苏区教育基地"牌匾揭幕。市老促会副会长罗伟奎、连建文、刘展平、王宗钦、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徐代滩等参加活动。  相似文献   
119.
朱宝清 《理论界》2022,(11):49-55
在《有闲阶级论》中,凡勃伦指出有闲阶级本身就是一种制度设定并遵循着“炫耀性”的消费准则和思维方式,对于这一事实和动机的阐释是从制度演化视角出发的。本文指出,在凡勃伦的“炫耀性消费”观点中,有三个方面值得重新检视:首先,在涉及歧视性问题上,凡勃伦实际上隐含了一个稀缺性假定,且这种稀缺更多地表现为社会性资源的稀缺;其次,对金钱本身和金钱“衍生品”的崇尚实际上表达了人类本性中一种享受“优越感”的欲望,并通过不断地制造稀缺、获得稀缺来满足,而这一过程正加速将人类带入精神奴役之路;最后,有闲阶级作为一种制度演化的结果,也代表着这种制度本身,凡勃伦事实上仅仅是揭示了这种贯穿且与人性相关的制度始终如一的现实,而且认为靠物质方面的进步或优先发展并不能根本克服人性的弱点和带来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0.
一、研究角度及理论构建纬度村治即村级治理 ,指村落公共权力对社区内部公共资源的调配和对公共事务的组织、管理与协调。目前的村治研究集中在三个层面 ,即对村治功能 (规范功能 )的研究 ,对村治具体处境的研究以及村治对策的设计 ① 。作者认为 ,当下的实际工作部门和理论界多是站在传统———现代二元对立及其转轨的视角上对村治功能和村治对策进行探讨 ,缺乏对村治具体处境的细致考察 ,从而在实际操作中往往缺乏对乡村社会已存在的本土资源的尊重和利用 ,使村治难以找到一个乡村社会的生存基础 ,不得不靠国家权力来维持。本文要引入的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