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1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5 毫秒
31.
英语教育至少包括目的、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学校英语教育应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统筹好语言知识的积累与文化知识的积累.民国时期,尽管学校英语教育存在教育目的功利化、内容脱离实际等问题,但仍然得到较大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32.
鲁迅翻译观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红梅 《学术探索》2012,(8):125-129
业内对鲁迅翻译的研究大多聚焦在他的"硬译"风格和异化理论。然而纵观鲁迅的翻译生涯,可知鲁迅的翻译观经历了曲折的流变过程,从编译、意译,到直译乃至"硬译",最终他强调应视受众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每次流变都揭示了鲁迅在思想上的转变和对中西文化与文学的重新思考。本文缕析鲁迅翻译观的发展脉络,梳理他翻译策略的变迁,描画了鲁迅作为一个建构新文化的现代主义者和备受争议的翻译家的本真面貌。  相似文献   
33.
英语人名翻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人名的翻译在遵从名从主人、标准汉音及约定俗成三个原则外 ,在许多场合还应作一些变通处理 ,如采纳音译法、音译加注法、释义法等 ,使人名的真实内涵得到体现 ,从而让译文读者得到与阅读原文一样的感受。  相似文献   
34.
在批判传统教学法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的交际法流行于世界,并成为我国英语教学的主流教学思想,但它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还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也不很适合我国的国情,本文分析了交际教学法理论和实践上的缺憾,指出了交际教学法不适合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原因,提出了灵活运用交际教学法,改革大学英语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35.
网络作为新经济时代的重要载体和信息传播的新媒体,越来越成为当今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因而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乃至思想观念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给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利用网络这个有效载体,积极探索和构建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模式,对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代化,充分发挥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6.
当前,地方高校都不同程度存在着人才培养的不均衡分布,称之为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性矛盾。"专业结构性矛盾,指由于高校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及其数量,与社会经济发展所需求人才的专业结构及其数量错位,或互不匹配,而产生的不同学科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与供过于求并存的矛盾"[1]。人才培养专业结构性矛盾的存在,造成就业率始终保持低位。由此又延伸出了两个新的问题,一是企业的人力需求得不到满足,二是高校  相似文献   
37.
监护的公法化:德国未成年人国家监护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监护是指由国家出资并代表国家设立监护机构的监护制度。我国现行立法对国家监护的规定过于简单,可操作性不强;基于历史、理论及现实的需要,我们应借鉴德国先进经验,在国家监护机构的设立、国家监督、国家代位作监护人等方面对国家监护制度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38.
鲁迅对尼采的比较研究是鲁迅研究的长期话题。本文把尼采著作所持有的恶魔般的面具表述,与鲁迅惯用的曲笔与偏激相联系,指出鲁迅有着同尼采相似的迂回式的抒写策略,赋予作品丰富的解读可能。同时指出,鲁迅借鉴了尼才表述手法,却并不认同超人式的终极救赎手段,而是以笔为器,在现实中求索出路。  相似文献   
39.
论我国征信立法框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征信体系建设,立法必须先行。研究征信立法,首先需要研究征信立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等基本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既充分借鉴和吸收先进国家的征信法律制度,又切实考虑我国征信业发展现状和法律文化传统,以科学架构我国征信法律规范体系。我国征信立法的基本框架既应当包括征信法律,也应当包括征信法规、规章;既要有征信基本法,也要有征信专门法。  相似文献   
40.
促进征信体系建设,立法必须先行。研究征信立法,首先需要研究征信立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等基本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既充分借鉴和吸收先进国家的征信法律制度,又切实考虑我国征信业发展现状和法律文化传统,以科学架构我国征信法律规范体系。我国征信立法的基本框架既应当包括征信法律,也应当包括征信法规、规章;既要有征信基本法,也要有征信专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