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4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9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正随着高校人数的不断扩大,高校的后勤的餐饮管理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有关高校餐饮业的特点以及高校餐饮业的优势与劣势,阐述了高校餐饮业的发展方向。高校餐饮业工作是一个学校基础性和保障性的工作,在现代高校管理中,餐饮业管理成为了高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学校发展规模的不断增大,传统高校餐饮管理中出现的管理混乱,信息不畅,应变能力差等特点表现的日益显现,已经  相似文献   
62.
1978年以来的这一时期。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来说。王船山文学研究的成果是前所未有的。“得”可以概括为三句话:研究范围之广前所未有,研究程度之深前所未有,研究方法之丰富多样前所未有。其“失”也可以概括为三句话:王船山文学典籍的整理停步不前.王船山文学理论与创作的研究浅尝辄止,王船山文学研究选题重复雷同。船山文学研究未来方向为:加大船山文学典籍工作力度,揭开船山文学理论与文学创作关系之奥秘,努力寻求船山文学理论与创作的原貌。  相似文献   
63.
文章在深入分析农业新质生产力理论内涵的基础上,从农业劳动者、农业劳动对象和农业劳动资料三个维度构建了农业新质生产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12—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数据,采用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Markov链等方法对中国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动态演变特征进行了测度与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提升明显,但整体水平仍然偏低,粮食主销区的发展水平较高。中国农业新质生产力分维度发展水平由高至低依次为新质劳动对象、新质劳动者和新质劳动资料。各地区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极化现象,但极化效应的影响在研究期间逐渐弱化。组间差异是导致我国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空间分布格局会影响中国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演变过程,相邻省份发展水平的提升能够提高本省向高水平转移的概率。  相似文献   
64.
王闿运对船山思想的传播作出了贡献,但另一方面他并不完全理解船山思想的进步意义和价值,对船山的理解并不深,他批评船山史论、船山经义,甚至不理解船山的民族思想,因而所作的评价也就出现偏颇之处,这种偏颇之处的产生有时代和他自身的原因。  相似文献   
65.
为了进一步解决目前高校中层干部教育培训考核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我国高校中层干部教育培训的客观实际,运用PDCA理论,从教育培训的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四个方面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高校中层干部教育培训组织情况的复杂性和模糊性,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实证评价。对中国民航大学中层干部教育培训实际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按照对高校中层干部教育培训情况的影响程度,排在前七位的影响因素依次为培训课程开发、培训的内容、需求调查、老师讲课效果、培训课程的安排、培训的改进、培训的总结;中国民航大学中层干部教育培训整体情况处于一般和较好之间,这与实际情况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66.
目前,王船山学术研究所涉及的范围愈来愈广,过去虽然有一些学者曾从宏观方面进行过综合归纳,但毕竟已跟不上王船山学术研究的发展,现在有必要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一、王船山本人的学术研究王船山本人的著述是其学术研究一个不可缺少的前提,他的著述所涉及的研究范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王船山的学术研究范围。王船山的著述共一百余种,四百余卷,最早据邓显鹤《船山著述目录》、王敔的《姜斋公行述》、《湘西草堂记》,蒙之鸿《蕉畦先生传略》等文献载,王夫之次子王敔先后整理刊刻《楚辞通释》、《庄子解》、《王船山先生书集五种》、…  相似文献   
67.
“双碳”目标下,我国倡导绿色消费,努力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消费转型成为一场极其深刻的生产生活方式的革命。现有广泛应用的治理策略大都强调消费者的个体能动性,政府、企业、媒体、社会组织等利益相关者努力引导,根本目的是通过改变消费者(如态度观念、消费习惯等)来改变消费行为,而忽略了消费决策是社会性、集体性的产物并且受到结构性的约束。GICL治理体系强调系统性和结构动力,旨在发挥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媒体、社会组织、消费者等多个主体的能动性,激活社会治理、社会创新、社会文化营造和社会生活方式构成的结构动力系统,通过促进绿色低碳消费从而推动整个系统高质量发展。“去中心化”的系统配置强调发挥多个主体能动性、多重实践协同,既不同于以消费者为“核心”的治理体系,也不同于以政府为主导的治理体系。该体系也具有较强的实证性和应用性,能够与现有的低碳消费治理思路和治理体系对话,促进我国低碳消费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有助于构建基于我国发展实践的低碳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