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4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54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建筑与景观的融合、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是人居的最高境界。仅有优美的环境或者仅有别致的建筑都是不够的,只有将优美的自然景观、良好的生活氛围融于一体,才能营造理想的人居环境。本文结合金圣元时代广场的案例提出了解决住宅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32.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必然要求。安徽省拥有两大自主品牌汽车,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仍处于初步阶段,在政策、技术、设施、人才、宣传等方面都存在问题。有必要通过设计问卷调查,了解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态度及其推广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政府、企业及社会要想方设法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以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3.
素质教育是教育的目标 ,是教学活动的组织原则 ,因此 ,教学改革要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一目标紧密结合 ,在素质教育前提下进行教学改革 ,对教师和学生也提出了更客观更理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34.
从隔离到融合——流动人口居住状况研究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慧丽  朱静 《西北人口》2010,31(4):27-30,35
流动人口进入城市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居住问题。本文试图厘清近年来有关流动人口居住问题的研究脉络,从制度设置、居住区位、以及与城市的融入和城市管理等研究视角分别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研究方向和思路,认为对流动人口的住房研究出现了从与城市隔离到与城市融入的特征。今后的研究中应把住房政策视为一种福利政策来为流动人口提供居住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35.
朱静  候慧丽 《兰州学刊》2010,(6):115-118
文章运用职业分层指数这一社会成员共同的分层标准来分析流动人口的职业阶层结构。通过对农业流动人口与非农业流动人口职业分层结构的比较,发现:流动人口从整体来看多处于中下层职业,非农业流动人口处于中上层职业的比农业流动人口多;从职业类别来看,流动人口集中于技术类职业和简单劳动类职业。由此推论,户籍和职业之间的关系正在由农业与非农业户籍和农业与非农劳动的高度一致性转向本地与非本地户籍和权力与非权力职业之间的重合,这样的结果必然导致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融入只能是功能需求性的融合,而不是同质性的融合。  相似文献   
36.
朱静 《管理科学文摘》2011,(31):143-143
在档案管理中,目前虽然传统的纸质的档案实体仍然是档案的主体部分,但是由于其自身的本质决定了它的易损性和不易共享。而人事档案的管理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中又是一个基础工作。因此,如何将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变为电子档案进行现代化的管理是所有从事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所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37.
对于地方性高师院校而言,建立和完善"教育实践基地"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从理论研究视角看,这是关于高师院校改革理论研究的必然逻辑.从现实来看,这是由教育实践基地所扮演角色的性质、职能等因素所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不等于教育实习学校,它天然地具备了"综合性"和"实践性"的优势,因而在弥补由"学院化"倾向所造成的缺陷上,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角度来讲,它都应该是强有力的.  相似文献   
38.
通过追溯历史必然性观念发展的历史渊源 ,阐明马克思历史必然性是人的实践活动中的规律性 ,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历史必然性观念上实现革命性变革的关键 ;是揭示历史必然性与价值性的内在关联 ,探讨历史观与价值观统一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39.
朱静 《北方论丛》2007,1(1):121-124
马克思消除了对历史必然性与自然必然性关系的误解、实现了历史必然性观念上的革命性变革、揭示了历史必然性同人的实践及其结果之间的本质联系。他认为,整个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历史是客观条件限制和主体选择活动相互作用构成的分叉与合流的运动,历史发展的一般方向、逻辑进程和终极境界是有规律可循的,历史的必然性就是人的实践活动中的规律性。社会主义既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又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崇高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40.
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是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其中财政资金的科学分配和有效管理最为关键。当前,改革财政支持高校传统的预算拨款模式是行政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绩效拨款制度就是在预算分配阶段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有益尝试。选取在蓉四川省属本科高校为样本,在分析改革前在蓉省属本科高校财政拨款制度的运行情况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研究在实施预算绩效拨款制度后其基础拨款和绩效预算拨款的试行效果,发现相关高校积极响应,总体情况较为理想。政府主管部门今后应在做大拨款总额“蛋糕”、强化资金投入效益、推动“放管服”相结合等方面进行更加积极深入的探索,以不断完善高校财政预算绩效拨款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