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2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李严 《社区》2010,(10):50-50
2003年9月,我通过考试,以下派大学生的身份到社区工作,那时,我只有22岁。几年来,社区中的各项工作我都从事过,现在,我已经是一个社区工作的“多面手”了。走在社区中,居民们都会热情地跟我打招呼,与我攀谈,这让我的内心深处充满了自豪感。  相似文献   
32.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建立“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这一论述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结合建筑企业集团的实践,就中心城市组建发...  相似文献   
33.
通过对战后日本产业政策及实施效果的分析,研究了日本经济发展模式,即导入以价格体系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重视产业扶植及政策实施,并给出了“日本模式”对我们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34.
兴边富民行动是我国边疆建设的重要举措。实施兴边富民行动要结合边疆地区自身的资源禀赋。东北边疆地区生态资源丰富,是我国极其重要的生态安全保护屏障。研究边疆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实路径,对于缓解生态脆弱区的人地矛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厘清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基本内涵的基础上,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所涉及的东北边疆区县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区域内生态产品开发现状进行梳理,探索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抓手的兴边富民路径,并结合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障碍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5.
36.
李严 《家庭科技》2008,(6):29-29
眼睛出了点小毛病,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用点外用药。而眼病的外用药主要分眼药水和眼药膏两种,这两种药物有没有优劣之分,在使用上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相似文献   
37.
就国民经济运行环境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 ,提出国民经济适度快速增长的论点 ,并从多视角、多方位阐述了实现国民经济适度快速增长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8.
历代藏书家和近代、现代图书馆工作者,通过收集、保存和传递那些记录了人类文明活动的图书,不断地赋予这些"人类记录"以新的意义和现实价值,其主要从历史文化的新生、历史精神的发扬、历史经验的拓展和历代记录的繁衍等四个方面展开.为保存和传递"人类纪录"的历代藏书家和图书馆人功不可没,现代图书馆馆员应努力创造条件,使图书馆馆藏的历代人类纪录实现其现实价值,并让历史"纪录"与新时代的"纪录"交相辉映.  相似文献   
39.
中国长城的起源一直是学术界长期争论、悬而未决的焦点问题。对目前关于长城起源的四种主要观点:“楚方城”说、“列城”说、“城”说和“堤”说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些说法虽各有见地,但亦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纵观夏、商、周及春秋战国各历史时期,华夏大地经历了国之数量由多变寡、国之疆域由小变大的历史进程,至秦始皇灭六国才形成了大一统的中华帝国。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天子自封及其赐封各诸侯国的疆域皆用土封,即在边界“沟、封树之”;秦长城可以认为是秦之北疆最大的“封”。据此,提出中国古代的“封”是长城最初形态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40.
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结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第一次提出并阐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即“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大贡献。这个基本经济规律集中地反映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我们提供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行动指南。我国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如果一直遵循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目的,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那么,我们伟大祖国今天的面貌该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