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3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儒学道德哲学的特质及其意义李亚宁孔子首创的儒学道德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流传2000多年至今仍然有着巨大的生命力,为国内外思想界所关注。儒学道德哲学是入世哲学,人是与天地并存或天人合一的存在物,因而凸现对人自身的绝对肯定。当今西方世界,到处谈论着...  相似文献   
12.
1989年那场政治风波给人们的启示之一是,必须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教育。当前,这一教育正以多种形式广泛地开展起来。然而,如何更加自觉地、更为主动地、更有成效地把这一工作做好,仍需我们作很大努力。一、必须从培养接班人的战略高度来看待对青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性本世纪末的最后十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非常关键的十年,同时,也是我国干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的改革进入了关键时刻,我们在取得了举世瞩目成绩的同时,也遇到了很大困难。面对困难,人们表现了很不相同的态度,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四种。第一种,紧跟党走,坚定不移。这是我们绝大多数共产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态度。他们对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坚定不移的,决心紧跟着党,振奋精神,去夺取改革的新胜利。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史与文化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史学科奠基人乔治·萨顿(George Sarton,1884—1956)从人类文化学的视角指出:“科学和传统之间不仅不存在任何冲突,而且人们还可以说传统正是科学的生命。科学的传统是所有传统中最有理性、或者说是最少非理性的传统。……人性化的科学家,即我们所说的新人文主义者,是一切人中最能意识到他的传统以及人类传统的人。”他认为,“理解文明史应该主要集中于科学的历史”,科学史家“主要职责是保卫传统”。萨顿关于科学与传统的  相似文献   
15.
李亚宁 《南都学坛》2000,20(4):62-63
2 1世纪的高校德育将面临着诸多因素的挑战。因此 ,要更新德育观念 ,充实德育内容 ,探索德育的原则和方法 ,确立德育的新格局 ,以适应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民主社会主义是反科学社会主义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已经和正在起着极大的腐蚀和破坏作用.与此同时,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也面临着它的严重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高等学校的学生有什么反映呢?大多数学生意识到民主社会主义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应予批判.但不少人对其实质还缺乏深入认识,尤其是对它为何会有那么大的破坏性和欺骗性迷惑不解,很想弄清楚、有少数学生光从字面上看,觉得又有“民主”,又  相似文献   
17.
柏拉图作为西方政治思想史中最为典型,最为鲜明的理想主义信徒,其最为得意的“理想国”思想也便被赋予了自不待言的理想主义的色彩,从“金银铜铁”代表不同的阶级到崇尚“哲学王”对城邦的统治,无一不流露出其思想体系里理想国的首领必然是一个智慧贤达的俊杰,是集超越凡人的美德、聪慧于一身的“精神贵族”,这便是其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贵族政治的体现,无论这一政治观点的可行性有多高,理想化程度有多深,这毕竟体现了古往今来公民社会的一个共识——“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相似文献   
18.
李亚宁 《南都学坛》2005,25(6):117-118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价值观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历史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这一人生价值观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导向价值;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促进作用;对跨世纪一代新人的成长具有示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关于人工智能极限研究的哲学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严格意义上,机器智能只能部份放大而不能取代人的思维。人类思维有多种形式: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形象思维、辩证思维,在人脑中结成网络并不断发展。人工智能仅能放大人的悟性活动中的演绎方法,它是有极限的,不可能取得真正的主体性,更不能超越人的理性思维和价值主体性界限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揭示了高校网络文化的基本功能和作用,分析了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的风险问题,并提出了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化解风险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