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3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41篇
社会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结合工作实际,论述了国有企业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分析了国有企业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2.
《暴风雨》作为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反映了作者晚年在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中思想所发生的巨大改变。从作品对人性弱点的剖析、主人公温和的复仇手段、作品的结局和体裁等方面可以看出,晚年的莎士比亚对现实的客观深刻的认识,以及由此表现出宽厚平和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33.
河南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第一大省,资源利用效率直接关系粮食生产是否能够健康发展。根据河南省未来十年粮食生产战略工程、河南农业资源的特点、实地调研数据,以及目前利用耕地、水、环境投入物等投入资源的使用情况,结合生态经济理论,河南应改进上述资源利用方法的针对性措施,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34.
可以说,价值判断之客观化是法律方法论上的一个根本难题。价值判断的客观性在本质上是一个判决的可预期性问题,由此揭开了人们探寻一个客观的判断标准之序幕。实证主义、本质主义和个案主义等进路各有优劣,必须在"适合个案"原则的指导下予以安排和协调。由是亦揭示了诸如文化、程序、规范和事实等有利于价值判断之客观化的因素,在"司法目的"的指引下亦可整合达成前述目的之机制。  相似文献   
35.
论法律原则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则的生成是人们因实践的需要而将一些法理念确立下来的结果。原则生成于个案当中 ,形式化于法学理论之上 ,它所依凭的是一种实践理性。原则的生成与相应的法理念被人们认为一物之两面。以社会学的方法发现原则 ,以法律家的眼光规范原则 ,以类推适用的方法拓展原则 ,此为原则为人所识的三条路径。原则通过立法与司法予以实证化 ,但主要是后者。  相似文献   
36.
法律原则作为法律的限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些人认为法律原则是法律中的基本规范和有效的法律,能作为裁判之依据。实际上法律原则不适合、也不能作为确定当事人权利义务之基准,它不是一种有效的法律,不能在司法中被适用。法律原则之适用是一种法律假象,它掩盖了法官造法之真相。  相似文献   
37.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传入中国的西方思潮,实用主义堪称首屈一指。自从它传入我国后,就很快对我国的政治、文化和教育产生了相当持久和广泛的影响。由于它的主要传播者胡适(1891——1962)在新文化运动中的领导地位及其复杂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经历,使它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扮演了一个既非常重要又极为复杂的角色,同时也增加了我们客观、正确地把握它的性质、作用及意义的难度。  相似文献   
38.
司法过程中存在认知和情动两种前后相继的思维方式,它们之间的正向运动对法官裁判有着重要影响。以该“二阶论”视角观之,情感、价值、经验不可避免地渗透于司法认知之要素、对象和过程之中。阎朝秀教授认为司法认知应当排除价值观念之影响等观点,与“二阶论”之规律多有抵触。  相似文献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