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0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5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李向辉  李旭辉 《城市》2012,(7):63-66
一、天津市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建设 2003年,天津市政府批复了《天津市中心城区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心城区线网由9条线组成,总长约235公里.为实现宜居城市的发展目标,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问题,2009年,市政府相关部门编制了新一版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心城区的轨道交通网络包含10条城区线和2条市域线,呈环放式结构,总规模300公里,覆盖了各级城市中心及重点开发区域.天津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  相似文献   
12.
科学精神是一个人发展的基本素质 ,教育活动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使学生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受到有目的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 ,从而使其适应创新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竞争其实是企业所有的供应链竞争,而供应链竞争能力主要是供应链中的焦,点企业产生,同时,焦点企业的创新对其本身和供应链的竞争能力的提升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提高焦点企业和供应链的竞争能力是焦点企业创新的任务,也是供应链中节点企业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风险管理具有针对性强、成本低、效率高等优势,广泛应用于企业和政府的管理活动。近年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欧盟成员国等发达经济体,运用风险管理理论,指导税收管理实践,以提高稀缺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税收流失和提高税法遵从度。  相似文献   
15.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新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本文认为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方式应该以发展性评价为主 ,注重评价目标体系的灵活性和发展性 ,注重形成性评价 ,实行多元化评价主体形式 ,注重学生的个人经验和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16.
截至2003年底,辽宁省的老年人口达56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今后将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因此,满足老年人的消费需求,促进老年产业健康发展,是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关键,也是拓宽劳动适龄人口就业渠道,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基于PSR框架的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相关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合国际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提出的"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框架,对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通过对各项指标的分析,提出了促进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建议:确立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人口、环境、生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8.
价值论是哲学的分支 ,文学价值论是哲学价值论在文学研究领域的实践和具体化 ,有其特定的切入角度、关注焦点和思维方式上的优势。文学价值论研究必须遵循一般价值本体论的前提 ,使之有哲学特性和品格。本文针对文学领域存在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评价的理论前提不清、随意用“价值”术语代替价值论研究、借用价值概念而没有哲学思维和哲学深度等现象 ,对文学价值论的概念范畴、研究对象和方法等进行了界定和辨析 ,进而对文学的价值原则与真理原则、文学价值的时效性与客观性、文学价值体系重建的内涵等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文章首次提出"中国西部独特艺术"的概念,并对其内涵与外延作了界定.对西部独特艺术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初步归纳和分类,对其价值意义和研究思路做了思考,提出了基本看法.  相似文献   
20.
萧红是20世纪30年代初走上文学道路的,1935年随着《生死场》的发表而蜚声上海文坛。之后萧红的名字与抗战紧紧联系在一起。前期代表作《生死场》既给萧红带来了声名,又客观上局限了萧红的整体评价。创作于旅日时期的《牛车上》《家族以外的人》等作品标示出萧红创作的转型,后期萧红的创作和作品既与时代紧密相连又远未局限于抗战,在战争的大背景下呈现出日益鲜明的萧红风格。重视后期萧红的作品和风格,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后期作品的艺术特色,对于从整体上把握萧红创作和评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