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8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李承贵 《学术界》2002,(2):92-104
近世以来 ,在欧风西雨的冲击下 ,中国先进知识人开始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解读 ,并因此形成了公例主义、科学主义、唯物主义和实用主义四类解读方式。四类解读方式的形成及运用 ,不仅使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价值被发掘出来 ,而且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意义 ;同时为建构更为科学、合理的解读传统文化价值的方法体系准备了思想的和经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儒学是生活类型的学问,这主要表现在儒学对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公共生活的重视和追求。因此,儒学并不是抽象空洞的,更不是远离或损害生活的,而是丰富、追求、提升生活的思想体系;因此,儒学展开的方向自然是生活。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严复思想的价值集中体现为它作为中西文化融合的成果,由此才成为中西文化结合的一种观念模式,成为对中国近代思想启蒙和推动中国传统思想近代化的双重方式,成为现代中国文化建设与中国社会发展的有益参照。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以来的朱熹思想研究呈多向展开态势,本文拟就学界关于朱熹思想与佛教、朱熹思想与道家道教关系的研究进行综合考察与分析,认为十余年来关于朱熹思想与佛家、道教关系的研究成果是丰硕的,成就是卓越的,将在朱熹思想研究中扮演承前启后的角色,并对宋明理学研究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儒家思想有没有普适性?近年来成为儒家思想争论的重要话题.本文认为,儒家思想的普适性是毫无争议的,因为儒家思想产生于人类共同的生活实践、创造于追求梦想的儒家学者,从而形成为普遍价值与特殊意义统一的学说体系.正确理解儒家思想的普适性,有助于消除在儒家思想上的某些误解.  相似文献   
16.
李承贵 《河北学刊》2013,33(1):27-34
唯物主义方法作为为中国哲学的研究范式,为中国传统哲学范畴、命题及观念的发掘、整理与解释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为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建设提供了特殊的理论架构,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丰富与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但是,将唯物主义认知范式应用于中国传统哲学研究,必须妥善处理如下问题:不能以唯物主义为唯一的方法,以避免对中国传统哲学解释的简单化;不能以唯物主义为个别的方法,以避免对中国传统哲学解释的教条化;不能以唯物主义为至上的方法,以避免对中国传统哲学解释的模式化。质言之,若要使唯物主义范式在中国哲学研究中发挥积极作用,中国传统哲学的特殊性及这种特殊性对于唯物主义方法的可适性范围与程度是必须认真考虑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古代哲学文献中,对哲学范畴陈述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有一种较为常见的陈述方式是:先是一个"主词",接着是一个"谓词","谓词"可能是一个名词,一个动词,一个词组,或是一个句式,不管形式如何,它们都是对"主词"的陈述.不过,由于"谓词"是随在"主词"之后的,因而如果"谓词"是对"主词"意涵的陈述和说明,那么,这种解释在方向上就有"逆向"的性质,即是由后面的"谓词"的意涵"逆转"推出前面"主词"的意涵,这就是所谓"逆转理解"法.根据我们的观察,这种理解法相当普遍.如下选择数个案例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8.
科学玄学论战中出现了三种风格各异的人生观 ,其原因在于各派所持思想方法的差异。思想方法是科学玄学论战的实质性焦点。置身于现代中国哲学史中的科玄论战 ,则在哲学思想的承启、现代哲学研究方法的应用和现代哲学话题的播种三个维度上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价值中立”论是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影响较深较大的一种外来思潮。十年来,中国学者在介绍这种理论的同时,亦纷纷提出了各自看法。这些看法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明清之际中国传统道德之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转型”是当代中国伦理学研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之一,而实现“传统道德转型”又是当代伦理学研究的主要目标。传统道德的真正转型究竟开端于何时?这种转型的走向如何?这些问题的厘清与确定,对推动传统道德的现代转型有着直接启迪。 道德类型的划分是以道德价值取向为根据的,因此道德转型的研究必须关注道德价值取向的变化;而道德价值变化又表现在道德理念(价值源头)、道德表达方式(范畴)以及道德实施途径(礼俗等)上。探索道德转型,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到道德自身的矛盾运动及变化的趋向,但不能就道德解释道德。道德建立在关系之上,对应道德的主要关系有经济关系、社会结构、人伦关系;而且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的需求,个体道德水平的高低,也要以关系为依托。因此,探索道德转型我们绝不能避开引发道德自我运动的更为根本的原因。同时必须指出,当一种道德体系面临变革,而此时又受到异质道德体系的冲击,显然会增强对原有道德反省、批判力量,从而加速原有道德转型的步伐。基于这样一种认识,理论上我们将中国传统道德转型的开始定位在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初,并且延续至今。以下就此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