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6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99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51.
教书育人是高等师范院校面临的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的重要课题。要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教师要树立新型的人才观、质量观、教育观 ,要加强师德教育 ;教师要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 ,这是教书育人的先决条件。教书育人在实施过程中要贯彻系统性的原则、整体性的原则、教师主导性原则、学生主体原则、因材施教原则。要避免简单化和庸俗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52.
以《班主任》射出新时期文学的第一支响箭,继而又以《钟鼓楼》荣膺长篇小说第二届茅盾文学奖的刘心武,犹如一个奇谲的魔术师,正当代文坛众流漂泊骚动的间隙,豁然打出了纪实小说的大旗:《5·19长镜头》(以下简称《长镜头》),接着又在纪实小说的琴键上奏响了《公共汽车咏叹调》(以下简称《咏叹调》),当“咏叹调”的余音还在人们的心头缭绕,他又迅疾地旋出了更让人叫绝的《王府井万花筒》(以下简称《万花筒》)。在不到一年时间推出的这三部纪实小说力作,在当代文坛引起了强大反响,並且.这三部力作以中国当今群体心理构筑的深层揭析,作家主体心态与客体心态的同构对应,以及作品内涵的多指向张力与涵盖,赋予了作品不同层次的意蕴,建立  相似文献   
153.
无论从传统的经济理论还是具体的经济实践来看, 商品经济社会的微观经济组织形式被认为比较成熟并被普遍采用的有三种,即家庭私人经营、股份制与合作制。但从经济体制改革以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微观经济组织形式的演变趋势来看, 并没有沿着上述经典的思路展开,而是走了一条折中的道路。本文就是从这一角度出发,对我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形式的模式进行分析,探讨了其中的内在原因、机制与效应,最后从理论上对这种折中的组织形式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4.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党一贯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然而,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搞社会主义,则是值得深入讨论的。尤其是在搞了几十年社会主义的原苏联陷入经济上崩溃、政治上解体的境地,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中国赢得了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鲜明对比下,更有反思这一问题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5.
针对创新人才培养绩效研究局限于事后评估、系统性不强等问题,文章从系统演化的角度对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分析,从而构建基于管理耗散的创新人才培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创新人才培养绩效评价存在自然语言环境下复杂系统决策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云集成评判模型,既解决了自然语言下的决策不确定性,又避免了人为赋权的主观干扰,还可以方便、快捷的得到确定性的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56.
使用专门调研数据对京津冀地区农民工流动状况和特征进行分析,将市场整合的概念应用到农民工流动中,构建计量模型检验北京、天津和河北三省(市)间农民工市场整合关系、整合关系类型以及整合程度的高低.结果表明:服务业逐渐成为京津冀地区吸纳农民工的重要渠道;京津冀地区农民工社会阶层固化日益严重;京津冀三地区农民工市场两两之间均存在较高的长期和短期整合关系,整合程度较高,其中北京为京津冀三地间的中心市场,而天津为津冀两地间的中心市场.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7.
乡村书写是陕西作家创作的共同特点。乡村是陕西作家刻骨铭心的精神记忆,是他们文学创作的‘‘家园”,是他们心灵自由的栖息地。乡村,是陕西作家创作题材的自然选择,是他们文学才情发挥的理想之地。陕西作家的非功利态度,使他们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心无旁骛,达到了较高的心灵自由境界。乡村已成为陕西作家的一种精神守望创作题材的宿命选择。  相似文献   
158.
通过长期的大气湍流强度测试,总结了所测信道大气湍流强度的日变化规律,即测试日下午7:00~次日上午8:00时段湍流最弱,湍流强度约为10-15m-2/3;下午1:00~2:00时段湍流最强,湍流强度约为10-13m-2/3。另外还分析了仪器测试原理,推导了湍流强度与大气温度结构常数、大气温度测试精度的关系,并对实验测试误差进行了评估,为研究大气湍流对无线光通信系统的影响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9.
陕西文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其审美形态发生着明显的流变.20世纪前半叶陕西作家的创作呈现出的是悲壮情怀;从40年代开始,追求崇高成为陕西作家们的创作主旨,塑造人物注重于形象和精神方面的高大完美.在新的历史时期里,叙写人生苦难成为陕西作家创作的基本内容之一.这种人生苦难,主要体现在生活罹难、情感(爱情)煎熬、精神苦痛等三个层面.90年代以来,陕西作家对传统文化和乡村文化加以审视,其创作流露出文化困惑与批判意味,文化悲剧成为这一时期许多作品主要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