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李晓菊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12):64-67
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由工业文明范式向生态文明范式转换的时期。要实现这种转换,就必须实现一场价值观的变革,确立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适应生态文明发展的新的生态发展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从教十多年来,本人所工作过的学校有的比较偏僻、比较落后的山区中学和农村中学,基础较好的生源早已被重点学校抽走,受教育对象相对知识面较窄,基本技能薄弱,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收效甚微。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在课堂教学方面进行改革,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为主导,针对学生实际,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充分利用和发挥课堂45分钟的效益,所任班级中考数学成绩比较显著。随着教改的深入和不断完善,我先后在不同学校采用以实际生活为教学背景,以通俗讲解为辅的应用数学教学法,引导学生把课本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使学生了解到数学在高科技,国民经济,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扩大了视野,激发了学习兴趣。形成学生学数学、爱数学良好风气,大多数学生能主动与老师配合,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教师的引导及组织作用的教学机制,收到难以想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李晓菊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Z3)
高校的哲学教育应成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中坚,这是由哲学的学科性质及其功能所决定的,哲学正是一种从普遍性领域和最高层次向人类旧有的思想、理论和思维活动方法进行挑战,从而使人类的思想、理论和思维活动方法跃入到一种新的更高境界的学科。哲学教育的功能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面向21世纪高师公共教育学课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菊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及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 ,高师教育只有提高其专业化水平 ,才能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作为高师教育核心课程的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的改革已势在必行。高师公共教育学课必须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手段 ,以当前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际为基础 ,以培养师范生现代教育观念、教育教学技能为目的 ,使师范生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超前意识 ,为中小学素质教育服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道德教育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继承工业文明而又批判工业文明的弊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当今时代崭新的文明形态.环境道德是适应生态文明发展需求的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道德基础,加强环境道德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大的意义.要大力加强环境道德教育,采取措施通过各种途径切实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