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8篇
劳动科学   3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2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生教育作为一个国家最高层次的教育,其教学质量是研究生培养的生命线,尤其是近几年大规模发展之后,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摆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本文研究了在目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新形势下,如何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机制等问题,提出了以创新为灵魂的研究生培养方向和具体的方法。通过这些改革措施,对于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教师的教学观念随着时代与环境的发展而不断改变.在目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氛围下,在教学倡导个性、多元的理念下,教师的教学观念也相应呈现了多样的趋势和类型.对于这样的教学观念发展结果,则是经历了矛盾冲突、机械模仿、变化浮动、稳定成熟、理论提升、实践探索这样的变化阶段.正是这样的教学观念变化,成就了教师从入职新手到教学成熟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台湾地区于20世纪80年代末将公营事业民营化确定为所谓"国家政策",继而推动台湾公营事业民营化的法律制度完善与经营模式改革,旨在改善台湾公营事业的经营效率,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我国大陆1978年确定改革开放后,率先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其重点在于从传统的"国有国营"转变为"国有民营"、甚至"民有民营"的经营模式,国家职能开始与企业经营相分离,强调企业经营权的独立。尽管大陆一直避免使用"民营化"一词,但是国有企业的制度变迁与改革实践,实质上开启了民营化进程。民营化改革能够有效解决国有企业政企不分、经营效率低下的弊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高效有序推进民营化改革,就必须完善现行的配套制度建设,强化政府的监督职能,进一步开放公用事业的自由竞争。  相似文献   
15.
徐特立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教育家,是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他的诸多理论思想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将徐特立精神与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相结合,大力弘扬并且灵活运用徐特立精神,对于大学生道德信仰的建设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小说派”代表作家米歇尔·布托尔的作品《变》很多方面看上去和传统小说一样,但实际上布托尔在《变》中严格贯彻了结构主义的基本原则,他抛弃了传统的按时间顺序铺展故事的做法,将时间分解成碎片并空间化,共时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一个中心被消解,结构在一种无穷的置换之中被永远地延宕.读者所面对的只是一个无序的、零散化的、不确定的模糊化的文本世界.传统小说的时空、情节、人物、中心等要素由此而颠覆消解,但《变》同时也以实际创作表明,所谓的“消解”,并不等于彻底消失,只是换了一种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7.
农业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要“产业韧性强”,具体表征为产业适应力强、产业变革力强、产业竞争力强与产业发展力强。农民教育有助于通过培育产业适应力、变革力、竞争力与发展力而赋能乡村产业韧性提升。当前农民教育面临教育体系前瞻性不足制约产业生计韧性生成、教育主体“专家-依附”行为阻碍产业复元韧性锻造、教育活动乡土“祛魅”约束产业功能韧性拓展、教育平台支撑不力阻滞产业过程韧性提升的行动挑战。基于此,应增强农民教育体系前瞻性、加大韧性导向的农民教育制度设计与资源供给,促进农民教育主体观念调适、践行专家系统与农民教育系统并重下的协同发力策略,推动农民教育活动“在地化”连结、转化乡村价值体系,完善农民教育平台多元定位、拓展乡村产业主体“后天建构性”关系网络,以支撑乡村产业韧性水平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8.
扎实推动农民共同富裕亟须走基于优势视角的可持续共富之路。教育是赋能农民实现可持续共富的关键举措之一,将“优势视角”引入教育赋能农民共同富裕事业中,有助于打破长期禁锢农民优势潜能发挥的“蚕食效应”束缚,突围因“权力差异”而将农民问题化、客体化与边缘化的消极行为,降低因外部教育资源投入与援助减少而带来的脱贫后返贫风险,使农民在学会挖掘并善用内外部优势中实现自力创富与长远发展。开展“优势视角”教育,着力促进农民自我权能提升、自我主体性重建与自我发展能力增强的成功“复元”;予以农民平等“赋权”,最大程度地满足农民共同富裕的教育期盼;链接多元主体资源,构筑农民共同富裕的教育支持网络等,是推动农民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共建美好生活与富裕生活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生态学的研究视角出发阐述了人才生态系统的内涵,并依次解析了高新区人才生态系统的三个主要构成要素,即人才种群、人才群落、人才环境生态因子的基本概念,从而为进一步构建高新区人才生态系统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我国乡村建设探索至今已有百年。百年探索中,农民教育始终是助力乡村建设的关键举措,乡村建设也一直以农民教育为重要抓手。百年回眸,农民教育助力乡村建设的演进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助力挽救乡村与拯救民族阶段(1949年以前)、助力恢复与发展乡村生产建设阶段(1949—1977年)、助力乡村全面改革阶段(1978—1999年)、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阶段(2000—2011年)、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阶段(2012年至今)。这一历程演进揭示出农民教育的逻辑机理:新时代,农民教育在逻辑机理上要一以贯之,在科教兴农、农民“精神重建”与“理想再造”、农民综合素质素养提升、农民政治认同感增强与主体性激发、农民生态环保意识培育上推进乡村振兴。同时基于已有经验,从思想、理论、制度、体系以及行动上,探索更好的服务乡村振兴大计、民族复兴大局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