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8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近年来,随着立法司法的深入推动,家庭—婚姻暴力干预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果。但是,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对家庭一婚姻暴力当事人的干预与服务仍然是弱项,存在诸多的挑战与困惑。总结本地经验,梳理和整合有针对性的、专业化干预服务模式应该列入中国大陆家庭暴力干预工作的重要议程。  相似文献   
32.
本文以当前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专业口径过窄 ,培养模式单一等为切入点 ,简要论述了开设辅修方向 ,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必要性。并结合实际工作介绍了开设辅修方向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3.
介绍了面向 2 1世纪洛阳工学院非化工类专业工程化学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方案和基本框架 :开设必修课《工程化学》取代普通化学 ,教学内容上 ,精减、优化化学基础 ,加强化学在材料、能源、信息、生命科学等现代工程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并注意与中学化学和大学其他课程的衔接和协调。  相似文献   
34.
列宁领导建立了共产国际,并为共产国际农民问题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尤其列宁是共产国际二大上发表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提纲初稿》及土地问题提纲》,成为共产国际农民理论形成的关键文件,为共产国际农民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而共产国际随即运用其初步形成的农民理论,综合从多种渠道得来的关于中国农民问题的信息,逐渐形成了关于中国农民问题的早期认识。  相似文献   
35.
特价机票使用限制条款的有效性应当根据《合同法》有关格式条款规定予以分析判断,既应充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又应适当考虑承运人的运营成本与定价策略。承运人、消费者以及运输管理部门应从各自角度出发,共同努力避免与此相关的纠纷愈加复杂。  相似文献   
36.
家庭社会工作是以家庭为本的社会工作介入,即动员社会及家庭资源,促进家庭正常运转及发展的社会福利与服务。家庭社会工作有家庭社会工作者、家庭以及家庭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等三个要素。在家庭社会工作  相似文献   
37.
如果企业的目标是想在3、5年之内“全部付出”,则股票是最好的支付方式,也能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创造价值,因为这样他们可以获得很大。  相似文献   
38.
教学基地──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实验园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工作以其鲜明的学科特征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初步定位,并日益发挥作用。但这一来自西方的成熟学科移植到中国土地上扎根,还有待于社会工作者,尤其是从事社会工作教育的同仁做一番艰辛的探索。闭门教学无益于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推展,培养的学生出无法面对社会现实问题。教师率先实践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则可以在教学中开创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工作教育思路,继而形成理论,形成实务,推进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研究。现将我院(中华女子学院)社工系两年来教学基地建设的经验进行反思,旨在与社工界同仁共同分享精神教育、文化…  相似文献   
39.
女性在社会与家庭变革中的自我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和家庭的变革犹如催化剂,促进了女性群体自我意识的觉醒,她们在挑战中思索女性人生价值的真正涵义,做出了自觉自主的选择.女性在完成角色变革的过程中,亦促进了两性角色的现代型转变.  相似文献   
40.
在2019年8月的中央财经委第五次会议上强调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新形势下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发展中营造平衡。目前各地区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目标所展开的城市首位度提升、强化中心城市作用的区域经济发展导向,究竟是会导致城中心城市形成对周边地区的虹吸效应,劣化区域的协调发展,还是会形成更强的龙头带动作用,扩大其辐射扩散范围,缩小地区内部的发展差距?研究针对性分析我国现阶段重要的空间形态——城市群,其中心城市首位度变化对区域整体经济增长及协调发展的影响。在理论层面,研究基于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城市最优规模倒U型模型对中心城市的集聚与扩散效应与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展开分析,构建形成中心城市首位度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框架,分别从中心城市在集聚效应下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抑制作用、中心城市在扩散效应下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推进作用、中心城市不同首位度水平作用机制三个方面对中心城市首位度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变化及其内部作用机理展开分析。在实证层面,研究以中国十九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利用2006—2017年中国十九大城市群面板数据展开固定效应分析,并通过内生性检验对模型内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