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6篇
劳动科学   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4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婚姻的教育匹配:50年来的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研究1949~2000年50年来婚姻教育配对程度变迁和模式的变化,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匹配的同质性上升迅速,其主要原因在于"跨层"婚配的难度的上升和对角线模式的强化.这暗示着在社会结构激烈变动分化的转型社会,在市场不确定性的压力下,择偶模式发生了同质性回潮.  相似文献   
42.
李煜  徐安琪 《社会科学》2007,(7):132-141
本研究依据实证研究的资料,梳理和勾勒青年人爱情观的特征、类型及其分布。研究发现,普通青年人是从感受、关系规范和条件三方面来定义爱情。其中,作为伴侣间社会角色关系的"规范"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这充分体现了爱情的社会性本质。在研究方法上,作者试图将带有定性研究色彩的"开放式问题"与定量统计分析手段相结合,为探索两者在经验研究中的结合做出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43.
要确定《尔雅》中的被释词语,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字与词的关系问题,一是被释词语的位置问题。《尔雅》全书被释词语总计2877,以往学者们都说《尔雅》汇集了4000多个词语,是将训释词与被释词语混为一谈了。  相似文献   
44.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逐步深入 ,社会社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遇到了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一方面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 ,高校改革工作面临着复杂、棘手的问题 ;另一方面 ,近期动荡的国际时局和复杂的国际背景 ,对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和挑战。目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1、一些学校轻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忽视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问题。 2、出现了“教书不育人、管理不育人、服务不育人”的现象 ,忽视了思想政治素质在人的综合素质中的重要性。 3、没有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紧迫…  相似文献   
45.
结构壁垒、体制转型与地位资源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再分配体制下形成的单位和地区壁垒,不但限制了职业流动,也导致了同一社会经济地位其资源含量在壁垒之间的差异,使工作单位和出生地成为地位的象征和指示器。对200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资料分析表明,单位和地区壁垒效应持续至今,但市场经济的发展正在弱化这些效应。体制外,职业的收入回报在单位之间、地区之间开始趋向平衡,而不同职业的收入差别大大高于体制内,说明体制转型加强了职业的地位含义,也由此扩大了个人和家庭层面的社会经济不平等。对不平等的大众接受程度如何?地位流动是否机会平等?将是重要的社会学课题。  相似文献   
46.
在对城市标志产生机制思考和对城市旅游标志物发展梳理的基础上,文章将旅游城市划分为三种类型,针对不同城市的特点提出旅游标志物不同的选择模式,并指明其设计要求,以期崭新标志物形态引领城市旅游新一轮发展,阐释旅游城市新内涵.  相似文献   
47.
48.
农民工群体性事件已成为我国社会转型期利益矛盾和热点问题积聚的突出反应,它吸引了国内外学者及社会的广泛关注。对农民工群体性事件的成因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政府有效化解、减少社会矛盾提供借鉴。文章综合学者们的观点,将农民工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归纳成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法制因素和社会因素四大方面,并对中外学者的研究进行对比和评述,进而提出我国农民工群体性事件研究尚需探讨的问题与方向。  相似文献   
49.
古书不易读,即使名篇佳作人们耳熟能详,一些词语真正解释起来也未必能得其确诂.某些词语,或被误注,或者当注而未注,均可商榷.常见古文教科书及普及型古文读本注释谬误时有所见,选择字词训释十馀则,试作辨析,对汉语史研究和语文教学或许会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0.
以休谟为代表的经验主义将因果关系归结于人类联想习惯的规律,而在传统实在论视角下探究因果关系势必会遭遇这一“休谟难题”。社会科学家卢曼试图避开这一难题,从“功能结构论”的系统理论出发,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偶然发生的,将观察者地位提升到首位,但却将功能主义极端化,最终在因果关系上走向了建构论立场,与形而上学渐行渐远,抛弃了实在论的本质。因此,有必要带着批判意识重新认识因果关系,马里奥·邦格正是在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因果关系理论,将因果力量、机制和社会结构作为因果关系的核心,承认因果关系的本体论性质,为社会科学中因果关系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