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6208篇
  免费   13229篇
  国内免费   5609篇
管理学   66292篇
劳动科学   4572篇
民族学   14632篇
人才学   11453篇
人口学   10194篇
丛书文集   105244篇
理论方法论   29314篇
综合类   293665篇
社会学   40931篇
统计学   28749篇
  2024年   4121篇
  2023年   14889篇
  2022年   10038篇
  2021年   8624篇
  2020年   11248篇
  2019年   11334篇
  2018年   5738篇
  2017年   7120篇
  2016年   9553篇
  2015年   15287篇
  2014年   27512篇
  2013年   27453篇
  2012年   33785篇
  2011年   37973篇
  2010年   36213篇
  2009年   38357篇
  2008年   35426篇
  2007年   33753篇
  2006年   32365篇
  2005年   27768篇
  2004年   23852篇
  2003年   21489篇
  2002年   18741篇
  2001年   16094篇
  2000年   13766篇
  1999年   10077篇
  1998年   7523篇
  1997年   6807篇
  1996年   6238篇
  1995年   5972篇
  1994年   5503篇
  1993年   3773篇
  1992年   3473篇
  1991年   3357篇
  1990年   2992篇
  1989年   2998篇
  1988年   2860篇
  1987年   2627篇
  1986年   2315篇
  1985年   2336篇
  1984年   2270篇
  1983年   2185篇
  1982年   2003篇
  1981年   1944篇
  1980年   1508篇
  1979年   775篇
  1978年   319篇
  1965年   216篇
  1960年   242篇
  1959年   30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271.
272.
从理论渊源来看,共同富裕是建立在马克思恩格斯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一个理想目标。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提升不同群体的致富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致富能力是在市场机制和收入分配的双重逻辑下实现的。市场机制是致富能力形成的平台基础,不同群体通过市场机制参与经济活动,贡献不同的生产要素从而获得相应报酬;收入分配中不同要素报酬的相对差异导致了不同群体致富能力的差异。致富能力的提升需要让每个人平等地获得积累人力资本和参与共创、共建、共享的机会,也需要激励相容的制度安排来激发不同群体提升致富能力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73.
高校辅导员工作室拥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突出的时代价值.在向高阶迈进的过程中,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存在着政策支持不到位、评价导向作用发挥不足、内部规范性和约束力弱化、辅导员"自为"激励动力不足等问题.因此,文章立足非正式组织视角,在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试图从精准把握建设原则、完善外部支持系统、强化内部运行机制、发挥评价导向作用等方面,提出高校辅导员工作室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274.
275.
贫困是一个多维概念,物质脱贫之后,还有精神脱贫问题.所谓精神脱贫,是指个体或者群体的精神水平和观念素质不落后于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整体精神与观念素质平均水平的生存状态.精神脱贫的内涵具有动态变化性,新发展阶段精神脱贫主要由互相关联的四方面构成:主体意识是基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主动参与精神是核心,科学的思维方式是表现.四方面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新发展阶段精神脱贫的丰富内涵.新发展阶段推进精神脱贫:一是要精准识别,摸清精神扶贫对象,这是必要前提;二是加强教育,培养主体意识,这是重要基础;三是积极开展文化活动,以文化人,这是关键措施;四是巧用典型,提振精气神,这是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276.
单位管理失灵的诱发机制包括人治理念诱发规则失效、官僚体制诱发言路不畅、内卷化机制诱发病态情境三个方面。有效预防单位管理失灵,需要摒弃人治管理理念,实施制度规则治理;变革官僚管理体制,畅通员工表达渠道;打破内卷化管理机制,塑造健康文化情境。  相似文献   
277.
自然灾害是拉大中国居民家庭之间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基于CFPS(2014)调查数据所做的分析表明,自然灾害不仅扩大了受灾居民家庭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拉大了受灾居民家庭和未受灾居民家庭之间的收入差距,并且也拉大了贫困地区和其他地区居民家庭之间的收入差距。这意味着收入再分配政策不能只考虑导致居民家庭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常规性、系统性因素,而必须考虑自然灾害的影响。要高度重视自然灾害对居民家庭收入差距的影响,要大力发展灾害商业保险,要进一步完善医疗社会保险和救助,要将扶贫资源更多地配置于因灾致贫的居民家庭。  相似文献   
278.
279.
2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