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3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全唐诗》卷四百二十九白居易有《游悟真寺》(一百三十韵 )诗。宋敏求《长安志》载云 :“在蓝田县东南二十里王顺山。”清《乾隆一统志》、《嘉庆重修一统志》“崇法寺”条所载略同。民国宋伯鲁《续修陕西通志稿》卷一百三十一载云 :“在县东三十里王顺山巅 ,茂林幽篁 ,风景秀绝 ,甲于一县。”四者所载 ,均不详创建。朱金城先生之《白居易集校笺》 ,注引《长安志》 ,亦未深考。按 ,道宣《续高僧传》卷十二《隋终南山悟真寺释净业传》云 :“开皇中年高 ,步于蓝田之覆车山 ,班荆采薇 ,有终焉之志。诸清信士敬揖戒舟 ,为筑山房 ,竭诚奉养 ,架…  相似文献   
23.
唐代寺院颇注重环境美化,除树艺种莳、培植嘉树名木以营造寺院优美之景外,于寺院之内或周围建造亭台,也是其营构寺院景观的方法之一。这些寺院内外的亭台建筑,是中国古代园林文化中宗教寺观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园林文化研究者注意。由于历史变迁、风雨摧残、战乱兵燹等原因,其存者今已寥寥,但在唐代文人诗文及相关文献中,尚有涉及,可依稀见其踪迹。考诸相关文献所载,虽其来源不一,而功能则大抵近似。今就阅读所见,随手摭拾数例,汇聚一处,以为研究园林文化者参阅。洗心亭,在吉祥寺(具体所在俟考),建造者为寺僧义然。见刘禹锡《洗心亭记》…  相似文献   
24.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731(1999)03-0173-02唐诗及其艺术风貌的研究,一直是中国古代诗歌研究的热门,其研究成果之丰富,称之为汗牛充栋殆不过分。在古今众多的研究基础上,要想写出有新意的论著来,并非易事。从...  相似文献   
25.
李芳民 《中州学刊》2023,(8):144-153
“渭城”作为秦都故地,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蕴含的历史地域空间,入唐后又进入诗人的创作,成为一个意旨丰富的诗歌意象。由于盛唐时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一诗配乐演唱,并以《渭城曲》(《阳关曲》)之名广为传播,“渭城”作为诗歌“别离”意象的指称意义,亦因此而凸显。入宋以后,《渭城曲》(《阳关曲》)在社会上仍影响广泛,不但成为文人诗、词抒写别离情怀的标志性意象,此外,还成为一些画家绘画的素材。宋代文人的诗、词创作,确立了“渭城”意象的别离意旨,强化了情感表现力度,而画家特别是李公麟的《阳关图》画作,又进一步丰富了渭城别离主题的意趣。由于宋代文人的诗、词及画家的绘画创作,“渭城”作为文学作品的“别离”意象得以经典化。“渭城”在唐代原本是唐人长安西行的起点,西行之路经阳关而绵延至西域,又因诗人沿途吟咏,遂成为一条自长安西行的唐诗之路。因此,“渭城”也可谓是唐代长安西行诗路上的一个标志性别离意象。  相似文献   
26.
围绕柳宗元<驳复仇议>所关涉之问题,文章从唐律尊法与崇礼的矛盾、唐人的道德习尚以及柳州创作此文的背景等不同层面,论析了柳宗元以理性、逻辑见长的理性思维精神及其执著于现实的思想品格.大致从三个层面展开.一是结合相关的文史文献材料,揭示唐代社会崇重孝义的社会文化心理以及民众的道德期待与封建国家稳定社会秩序的现实需求之间的龃龉;二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柳州<驳复仇议>以及与之有连带关系的几篇文章的对比分析,论述柳宗元思考问题所体现的思维特点;三是围绕此文的创作背景,揭橥柳宗元关注现实的思想家、政治家的品格与风范.  相似文献   
27.
28.
唐代佛教兴盛,佛寺众多为其显著标识。但因朝代更迭及战乱兵燹等原因,其兴废变迁、榜额改易等极为寻常,而后世史籍、志乘所载,或以讹致误,或疏漏简略,或抵牾多歧,常滋淆乱。文章结合相关文史文献及佛教僧传相关之材料,围绕创建、沿革、处所等要素,对唐代二十余寺作了辑述与考辨,纠正了一些文献记载的讹误,补充了一些文献记载的阙失。  相似文献   
29.
~~蓝田玉泉寺乃武德初宇文世寿奏立@李芳民  相似文献   
30.
~~《长安志》等所载仙游寺置寺时间有误@李芳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