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丈夫国传说的来源李衡眉《淮南子·形训》载:“海外三十六国,自西北至西南方,有修股民、肃慎民、白民、女子民、丈夫民,……。自西南至东南方,结胸民、……三苗民,……”在其所记载的这诸多国中,有些是有史可考的,如肃慎民和三苗民,多数则不可考,如女子民和丈夫...  相似文献   
12.
李衡眉 《齐鲁学刊》2001,(3):124-126
“鲁公”见于《左传》、《诗经》、《史记》等古代文献,有时指周公旦,有时指伯禽,这须考察上下文义而定。总之,凡曾为过鲁国国君的人,都可称“鲁公”。  相似文献   
13.
中华法系是世界五大法系中自成系统、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民族特色的一个法系。近年来,关于中国古代法学的研究,学者们探赜索隐,阐幽发微,大大地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然而,遍观众家所论,似无一人语及春秋战国时期已蔚为大观的国际法规,此诚为我国法学研究中一大罅漏,今草就此文,以为补苴,祈请法学界方家指正。 一、从国际法溯源看中国古代国际法的存在 国际法,旧称万国公法,为调整国际上国家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现代国际法创成于荷兰法学家格老秀斯的学说,而见用于一六四八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会。据西方法学者的说法,它溯源于古代欧洲各国在对外关系上所遵守的规则和惯例。  相似文献   
14.
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华西村、龙口市南山村、张家港、深圳等地的经验,显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魅力和光明前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教育要注重形成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文明礼貌行为"四位一体"的整体效应;对公民的道德礼仪教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既要唱响时代主旋律,形成与时俱进的品格,又要继承传统,深深植根于历史的沃土.  相似文献   
15.
《庄子外篇·天地篇》载:“尧观乎华。华封人曰:‘嘻,圣人!请祝圣人,使圣人寿。’尧曰:‘辞。’‘使圣人富。’尧曰:‘辞。’‘使圣人多男子。’尧曰:‘辞。’封人曰:‘寿、富、多男子,人之所欲也;汝独不欲,何邪?’尧曰:‘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是三者,非所以养德也,故辞。’封人曰:‘始也,我以汝为圣人邪,今然君子也。天生万民,必授之职。多男子而授之职,则何惧之有?……”  相似文献   
16.
也谈齐国的“同姓不婚”习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历史上,“同姓不婚”之制为有周一代一项重要的婚姻戒律,并普遍实行于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中,其影响所及,一直延续到秦汉以后几千年的中国社会,至唐、宋、明、清诸朝,法律上对同姓通婚也还是禁止的①。但有的学者认为,“同姓不相婚娶”这一条根本规则,仅“为周人所严守”,这一“宗法的约束,在春秋时的齐国已经没有力量了”⑦。此说一出,不乏响应者③,似乎“同姓不婚”这一古老习俗在春秋时的齐国根本不存在了。笔者认为,这实是一种误解。其实,“同姓不婚”之在春秋时期的齐国与在其他诸侯国一样,都是自始至终在规范着人们的婚姻行为的,其制约作用不容忽视和低估。  相似文献   
17.
《周易》是一部具有“特异功能”的奇书,它的容量大,内涵丰富,引起古今中外学者浓厚而又广泛的兴趣。但就其研究的深度、广度以及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来说,近年来出现了一种似乎“反常”却又正常的现象,即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不如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国  相似文献   
18.
同每个社会都有选择婚姻配偶习俗规范一样,每个社会同时也实行着禁止一定关系的人或一定社会群体间的人相配为偶。禁止母亲和儿子、父亲和女儿及兄弟和姐妹一类血缘关系相近者之间的婚配,是世界上最普遍的禁忌。其实,对近亲繁殖的禁忌远不限于这个范围。在我国商代,禁忌范围就扩大到五代人之内。到了周代,则“百世婚姻不通”。其禁忌范围  相似文献   
19.
早期儒家婚姻观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对于早期儒家的思想,诸如政治、哲学、经济、教育、伦理道德乃至法律与军事思想,人们研究得较为广泛和深入,但对其婚姻观的研究,似尚无人问津。笔者不揣谫陋,愿芹献一得之见,意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0.
礼义起源于有虞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仪起源不仅是古人感兴趣的一个热门话题,而且也是今人所关注的一个学术焦点问题。古人对礼仪起源的看法人人言殊,今人也概莫能外。目前学术界主要有祭祀说、原始社会说和父权制说等三种影响较大的观点。本文认为,礼起源于父权制的说法较符合历史事实,但礼具体起源于中国历史上哪一个时代,学术界至今尚无人论及。作者认为,礼仪起源于有虞氏时代,不仅为文献材料所证明,而且也有地下考古材料为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