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现代非理性主义若干基本问题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理性主义(Irrationalism)总是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这起源于这样一个传统的思维程式:非理性主义一反理性主义一否定理性。在古代,非理性主义确有否定理性的倾向,而现代非理性主义早已不是古代的形态。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它重新审视一番。非理性主义,也有人很随便地把它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我们的作者队伍和编辑队伍之间缺乏起码的相互了解与沟通,导致许多作者盲目投稿,使用率很低,因此就难免对编者屡有怨言。要改善二者的关系提高,期刊出版的质量,首先就需要相互之间对彼此的处境的相互了解。首先,编辑面对大量的来稿,筛选过程是需要费些心思的。他首先需要耐心和责任感。面对大量的来稿,其中令编者感兴趣的东西必定是比较少的,要及时通读大量的、自己没有兴趣的稿件,其中的滋味可想而知。因为《著作权法》已经明文规定:期刊用稿应在一个月之内通知作者,否则作者可按不用处理。纵然是选中的稿件,还要在…  相似文献   
13.
现代非理性主义的本质及其主要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龙海 《学术交流》2002,3(5):13-17
非理性主义源于对近代理性主义文化的反叛 ,它是西方现代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现代非理性主义首先将人看做非理性的实体 ,同时强调非理性方法的重要性 ,贬低、限制理性的作用 ;在真理观等问题上也坚持非理性的标准。非理性包括感觉、直觉、本能、情绪、情感、信仰、审美、生存和发展需要等内容。非理性主义几乎在现代文化的主要流派中都有所表现  相似文献   
14.
人类认识的主观化倾向的根源是以下的悖论 :认识者自身的存在、活动和认识方式构成了对认识对象和认识客观性的干扰性因素 ,而人类又不可能排除自身的存在和活动对认识对象、认识活动 ,特别是对认识方式的影响。这种主观化倾向在西方哲学的发展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现代解释学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5.
目前,高校法学专业本科生普遍存在着对《中国法制史》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在深入分析此问题存在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成就来自他特有的研究方法。在形式与质料关系的研究中,他对质料含义的探讨,对个体的强调,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他的方法即使在现在也不过时;哲学研究的方法比结论更重要,更具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李龙海 《殷都学刊》2001,5(3):14-20
关于商代的继承制度,康丁以降,实行父死子继的嫡长子继承制.史学界关于商代继承制度的特点的争议主要在于商代前中期(成汤--康丁).本文试从商族的婚姻沿革、经济生活方式入手,文献、考古材料与甲骨卜辞相结合,来论证商代前中期的继承制度当是以父死子继为主,兄终弟及为辅.这是在商代前中期虽已实行了一夫一妻制,但尚保留大量母权制的孑遗而必然经过的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宪政思想的基础是主权在民。在宪政制度建设上,孙中山考虑中国国情,赋予政府极大的权能。这种政权在民、治权在政府的宪政设想,交错着西方文明的成就和中国文明的传统,力求实现五权的分工合作而非分权制衡。由于特殊的政治文化传统影响,它以牺牲公民个人自由和全能政府实现强国之梦,缺乏对政府权力限制的制度设计;它的合法性基础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步骤,才能实现,政治发展之路难免出现各种波折。  相似文献   
19.
20.
主权理论自布丹在16世纪提出以来,几经变迁,人民主权从此成为不可超越的主权理念。但是传统主权理论在实践中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在国际法和自愿基础上的主权让渡不违背主权原则;而现在谈民族国家消亡为时尚早,主权并不是一个“过时”的概念,只要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的功能存在,主权国家就不会消亡;理论上的争执和相对主权观并不能成为干涉他国主权的理由;主权是解决国家利益问题的核心,是随国家利益的变化而变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