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0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由于一个被称之为犯罪的行为对社会造成的侵害具有现实性,因此根据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同构性原理,则可推知犯罪原因也必然具有现实性特征.犯罪原因的这一特征,无论是把犯罪当作一种个体行为来考察,还是把它当作一种社会现象来分析,也同样能获得很好的说明.认识和把握犯罪原因现实性特征的理论意义在于:它弥补了关于犯罪原因理论研究中的缺失,有助于人们更完整地把握犯罪原因的特征,从而加深对犯罪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和掌握;其实践意义在于:它有助于我们在寻求防治犯罪对策时不至于迷失方向,能准确地选择战略重点--着力解决和消除现实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从而获得较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2.
运用法律法规防治腐败是制度反腐的重要举措,要使法律法规产生良好的防腐惩腐效用有赖于立法的严谨与科学。反腐败立法是一项严肃、精细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理顺和处理好与之相关联的诸多关系。在模式设计上,应做到集中与分散同存;在功能追求上,应体现预防与惩罚并举;在内容选择上,应使法律与道德兼顾;在效能对接上,应实现党纪与国法协调;在法源传承上,应让借鉴与创新融通;在责任追究上,应实行宽恕与严厉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