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篇
  免费   22篇
管理学   25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91篇
人才学   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34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286篇
社会学   20篇
统计学   1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0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01.
“邦达昌”是西藏地方的一个著名商帮。本文通过对邦达昌的兴起经过及其在西藏区内外、国内外贸易活动的简要介绍,重点分析了邦达昌家族崛起的地理、历史及政治因素,并对邦达昌家族与西藏和内地的关系,特别是其对祖国抗日战争和革命事业的影响作了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602.
被喻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的藏文《大藏经》,基本上包罗了藏族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和全部内容,它是藏族社会宗教文化发展的产物,是经过二三百年时间,在13—14世纪时形成的。  相似文献   
603.
佛教产生于印度,公元七世纪传入我国藏族地区,佛教进入藏区后,与藏族的原始宗教一本教在冲突中不断相融合,逐渐形成了具有高原民族特色的佛教宗派一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形成和发展的核心,地区在西藏,因此无论佛教信徒还是学者游客对西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其实,从历史上看,藏传佛教  相似文献   
604.
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如何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并使之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在认识藏传佛教的基础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对其经典思想作出符合时代需求的新阐释。藏传佛教以“缘起自性空”为理论基础,解决了长期争辩的空与有、止与观,或观与行的对立矛盾,使之变成了相辅相成的统一体。从矛盾对立到融合统一经历了问题之提出(8-9世纪)、问题之争辩(11-14世纪)、问题之解决(15世纪以后)三个阶段,这个过程既是藏传佛教理论体系形成的过程,也是藏传佛教形成发展和中国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605.
本文深入、细致地探讨了伽达默尔与布尔特曼的关系,这个关系在西方解释学史上很有意义。布尔特曼不仅是海德格尔的友人,也是伽达默尔的老师,对当代西方解释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个贡献决不仅仅限于神学,同时也是哲学的,而后者以往学界挖掘得很不够。布尔特曼和伽达默尔一样隶属于海德格尔学派,而不是伽达默尔所认为的隶属于狄尔泰学派(尽管这两个学派具有内在的关联)。作者在一定的意义上纠正了伽达默尔对布尔特曼的偏颇看法,对后者给予了比较公正、客观的评价,澄清了一段历史,它有利于我们全面、正确地理解当代西方存在论解释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06.
研发和生产都是企业创新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已有关于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在考虑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时多将这两个环节割裂开,这影响对创新绩效关键环节的甄别。为克服这一不足,以中国乘用车产业为例,分析研发模式和纵向一体化对乘用车自主品牌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通过回顾已有研究,建立研发模式和纵向一体化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概念性研究框架。利用1998年至2007年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的微观数据,运用泊松模型和随机前沿方法,检验研发模式和纵向一体化对专利数量和新产品价值这两种企业创新绩效的不同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模式和纵向一体化程度对企业创新活动的两类产出有完全不同的影响。相对于自主研发,技术引进和技术外包两种研发模式对企业的专利开发均有不显著的挤出效应,而技术外包会显著提高企业新产品生产的技术效率,从而增加企业的新产品价值;纵向一体化与企业的专利数量存在倒U形关系,与新产品价值负相关。这一结果说明乘用车自主品牌企业需要协调和匹配研发与生产活动,才能使研发投入转化为有效的创新绩效。 研究结果是对创新绩效已有研究的补充,并对乘用车自主品牌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一方面,研发模式和纵向一体化对企业两种创新绩效的不同影响说明同时考虑研发和生产环节以及从不同角度对企业创新绩效进行度量的必要性,而聚焦于特定产业的研究避免了传统跨产业研究中忽视不同产业异质性可能带来的问题;另一方面,指导产业政策制定者和企业管理者帮助自主品牌企业提升他们的创新绩效,政府的自主品牌扶持政策在鼓励新能源技术的同时更应当重视传统的制造技术,企业本身也应当将更多的资源从高速的新产品开发投入到关键零部件制造和生产管理能力提升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