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1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40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杨娜 《社科纵横》2012,27(12):42-45
当前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起步,是海南省区域发展模式创新的重要契机.文章通过分析海南区域发展在自然资源、人文历史、居民及政府等动力因素上具有的优势与不足,指出要创新海南区域发展模式,其新的动力机制应做到:保持自然资源的竞争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制度创新及更新政府管理观念.  相似文献   
92.
教师的成长并不仅仅是知识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实现理念的技术。优秀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应当从教育理念、教育技术和实践经验三个方面来努力,既需要班级授课,更需要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93.
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教学资源的支柱之一,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图书阅览室在图书馆中具有重要地位.从管理人员、读者等方面入手,提出了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本院图书阅览室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方案,加强管理人员和读者这两支队伍的建设,能够使图书阅览室充分发挥其应有价值.  相似文献   
94.
本文从心理契约角度对招聘过程进行分析,发现心理契约对招聘活动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认识问题、诚信问题以及程序问题这三类因素。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基于心理契约的招聘理论模型,从心理契约的视角分析招聘流程,提出了基于心理契约的招聘建议。  相似文献   
95.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调查普通话的大力推广是否挤压了西安地区陕西方言的生存空间。结合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等因素,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观察、解读西安人的"双语"现象。研究结果显示:西安人的"双语"现象中既包含了对语言交际功能的认知因素,也包含了情感因素,普通话与陕西话分别以其"显性威望"与"隐性威望"以不同的社会功能共存并互补。目前,"双言"现象使该地区保持着语言文化生态平衡,有利于社会文化经济的和谐与发展。  相似文献   
96.
通识教育既是现代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也是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作为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之一的"会计学",在通识教育平台下,也逐步体现出它的作用,被广泛开设在非会计专业甚至是工程学科类课程中。鉴于传统分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在对象、需求、目标、内容、方法上的种种不同,本文结合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体会,对通识教育平台下会计教学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能够更好地指导会计教学实践,不断夯实通识教育平台的基础。  相似文献   
97.
杨娜 《经营管理者》2013,(14):59-59
以微博和微信为代表的微时代产品不断激发着民众的公民意识形成,民众在获取新闻时事、信息交流、抒发情感、记录生活的同时还逐步培养起主体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权利意识、监督意识及平等意识。  相似文献   
98.
本文分析了汽车专业英语的教学特点,学习的必要性以及在职业院校中的教学现状和教材类型,并探讨了"以车系为载体开发专业英语项目化教材"的可行性和教学模式,以便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强大创造力,紧跟当今国内外汽车市场的发展和趋势,让汽车专业英语的学习过程充满乐趣,并充分锻炼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汽车专业英语的能力和技巧.  相似文献   
99.
杨娜 《天府新论》2004,(4):45-48
本文针对城镇居民的贫富差距的现状 ,从社会资源占有的四种形式入手 ,就它们的获得途径和使用方式分析了收入差距与社会资源的关系 ,探究我国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以便党和政府采取措施子以调控和克服影响收入差距拉人的不合理因素  相似文献   
100.
性骚扰直接和间接的危害对受害者造成了严重损害。这一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并纷纷立法予以打击。1985 年第三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内罗毕战略》把“使青年妇女不受性骚扰”列为主要目标之一。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性骚扰在我国迅速蔓延,严重侵害了公民的人身权利,其社会危害性已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如何打击性骚扰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性骚扰行为侵犯的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这四个方面所具有的特征而言,立法以打击性骚扰是必要、可行的,这一做法已被各国所普遍认同并付诸实践。而进行刑事立法,以国家强制力打击性骚扰则是这一立法体系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