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98篇 |
免费 | 221篇 |
国内免费 | 5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904篇 |
劳动科学 | 31篇 |
民族学 | 248篇 |
人才学 | 183篇 |
人口学 | 111篇 |
丛书文集 | 1613篇 |
理论方法论 | 280篇 |
综合类 | 3182篇 |
社会学 | 490篇 |
统计学 | 3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5篇 |
2023年 | 126篇 |
2022年 | 131篇 |
2021年 | 90篇 |
2020年 | 125篇 |
2019年 | 97篇 |
2018年 | 75篇 |
2017年 | 66篇 |
2016年 | 91篇 |
2015年 | 160篇 |
2014年 | 443篇 |
2013年 | 296篇 |
2012年 | 331篇 |
2011年 | 351篇 |
2010年 | 385篇 |
2009年 | 420篇 |
2008年 | 397篇 |
2007年 | 339篇 |
2006年 | 333篇 |
2005年 | 354篇 |
2004年 | 288篇 |
2003年 | 261篇 |
2002年 | 268篇 |
2001年 | 239篇 |
2000年 | 212篇 |
1999年 | 152篇 |
1998年 | 144篇 |
1997年 | 113篇 |
1996年 | 121篇 |
1995年 | 101篇 |
1994年 | 100篇 |
1993年 | 94篇 |
1992年 | 56篇 |
1991年 | 64篇 |
1990年 | 66篇 |
1989年 | 61篇 |
1988年 | 65篇 |
1987年 | 48篇 |
1986年 | 42篇 |
1985年 | 46篇 |
1984年 | 29篇 |
1983年 | 27篇 |
1982年 | 25篇 |
1981年 | 17篇 |
1980年 | 16篇 |
1979年 | 6篇 |
1965年 | 3篇 |
1959年 | 3篇 |
1956年 | 4篇 |
1955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客户的关系属性及其对沟通行为的影响——以移动通信的集团客户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测客户行为是客户关系管理的中心命题。采用客户的人口特征信息、消费数据等指标来预测客户行为,忽视了客户之间的互动,尤其是客户的关系属性。文章研究关系属性对移动集团客户沟通行为的影响。为突破以往研究的局限性,将集团客户看作是相互连接的社会网络,客户在这个社会网络中通过语音通话、短信、彩信等方式进行互动和沟通。研究结果显示,关系属性是客户沟通行为的重要预测变量,但在不同的沟通水平上存在着一些差异。结论对移动运营商的营销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者之间前后相继、互有关联,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一个围绕社会主义事业而丰富深化、不断展开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3.
循环经济系统废弃物资源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忠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4):36-42
本文分析了废弃物资源化过程和无害化处理过程的功能,导出了废弃物资源化系统的生产优化条件。根据废弃物市场定价的资源含量与治污难度的函数特征,研究了在边际收益均衡和市场博弈均衡下的市场定价机制,给出了废弃物市场交易定价的求解条件。作为一个自负盈亏单位,把废弃物的购买(可正可负的)支出计入成本,资源化价值作为效益,推导了废弃物投入量作为变量的利润最大化条件。 相似文献
134.
生态公民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通进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8(3):13-19
生态公民理论是20世纪末环境政治学、环境哲学和环境伦理学研究的一个新兴话题。笔者首先简要介绍了斯廷博根和多布森的生态公民理论,继而从生态文明视野的角度阐述了生态公民的四个重要特征:生态公民是具有环境人权意识的公民;生态公民是具有良好美德和责任意识的公民;生态公民是具有世界主义意识的世界公民;生态公民是具有生态意识的公民。 相似文献
135.
开阔思维抓住本质——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志军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Z1)
计算机控制技术是以控制原理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综合专业课。为了建立与前续课程的区别与联系,文章从积分变换、部分分式法求Z反变换、连续域离散化设计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直接设计方法等方面探讨了计算机控制技术知识点的本质,以便学生能够理清概念,掌握本课程的知识。 相似文献
136.
137.
138.
140.
杨西文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8(6)
为了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在空间与时间上进行结合,通过宝鸡凤县山水浮雕景观的创作实践,推进了视觉空间的现实转换,论证了视觉空间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视觉空间是空间性与时间性的相互转换。视觉空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有待于美术创作者、设计者、理论家和批评家进一步关注,不断丰富其内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