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3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10篇
理论方法论   38篇
综合类   198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教学机房管理时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在把一些常用的教学软件(如WPS、FoxBASE~ 等)装入硬盘以后一段时间运行还正常,但随着学生上机次数增多,一些重要系统文件和应用程序被改或被删,硬盘的剩余空间越来越小,导致一些常用软件不能正确运行。  相似文献   
32.
我国时双语教学与国际上通常的双语教学三种模式不同,具有自身的规范性,但是在开设的课程、双语结合的模式、考核的标准上尚存在一定的模糊性.解决这些模糊性是促进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从探索走向规范的关键。本文认为。我国高校目前的双语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利用外语直接了解他国专业理论为目的,合理选用教材、分配中外文讲授比重和制定鼓励性考核标准。  相似文献   
33.
<正> 在我国,还存在某些社会弊病,这是事实。那么,产生社会弊病的根源在哪里呢?有一种影响很大的观点认为,关键在于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我认为,关键不在此,而在于不合理的体制。例如,某些官僚主义作风,直接源于一些不合理的干部体制、领导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另外还和不合理的经济体制互相联系、互为因果。譬如,“铁饭碗”和“按酬付劳”的思想,存在的基础就在于“统包统配”的劳动就业体制和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以及歪曲反映按劳分配原则的固定工资制。再如,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严重浪费,直接源于不合理  相似文献   
34.
辛亥革命,以孙中山将大总统让与袁世凯而告夭折。这是中国当时各种势力: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资产阶级立宪派、资产阶级革命派相互斗争,以及革命派内部相互斗争的结果。一中国社会,到辛亥革命时,已经完全成了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一切事变,无不具有极大的左右力量。  相似文献   
35.
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无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然而,这个历史观被第二国际理论家和前苏联哲学教科书严重歪曲。针对这种被歪曲的社会历史观,卢卡奇、葛兰西、柯尔施、戈德曼、阿尔都塞、哈贝马斯等人都提出了质疑,并作出了自己的回答。限于篇幅,这里仅就戈德曼的社会历史观作一简评。首先,社会历史是实践认识的动态性功能意义结构。戈德曼的社会历史观是在吸收借鉴卢卡奇的总体性历史观、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阿尔都塞的多元因果结构历史观之基础上,重新理解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观而展开其思路的。戈德曼尽管对阿尔都塞的无主体结构主义明…  相似文献   
36.
财富的生产取决于土地和劳动两个要素,这在农业社会尤为如此.但是,受自然和社会条件的限制,不同民族在生产中投入的这两个要素的比重是不同的,在那些存在新大陆丰富土地资源有待开垦且人口可以移民到殖民地的国家,往往通过投入大量土地,建设大规模农场来解决"三农问题";而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则在解决发展问题时,往往通过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在同样大的土地面积上投入大量劳动,从而使得"三农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前一条道路通向工业化和城市化,后一条道路则使农业社会长期保存下来.  相似文献   
37.
辛亥甘军攻陕战争述略杨思信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各地次第响应。10月22日,陕西革命党人发动起义,建立了陕西革命军政府.当时,盘踞在甘肃的封建反动势力,在长庚、升允等人的领导下,组织数万回汉甘军东进攻陕.此次战争从1911年11月21日长...  相似文献   
38.
<正> 社会有机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础理论,由于传统偏见长期以来一直禁锢着人们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致使人们至今仍然停留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这三个层次的认识上,没有真正把人类社会做为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来认识,也没有吸收现代科学系统整体论的科学成果。本文试就传统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之缺陷、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以及怎样正确理解社会有机体这些问题,谈一点肤浅看法。  相似文献   
39.
现代资本主义农业所表现出来的许多特征与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农业地租的时代相比已经大不相同了。但是,马克思创立的地租理论与方法依然是指导我们分析现代资本主义农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0.
马克思哲学范式革命中始终贯穿着一个根本的"逻辑转换",那就是从主观逻辑的立足点转到一切从客观逻辑出发。马克思使哲学的研究对象从虚无缥缈的观念世界转向人们的现实生活世界,他的哲学立场转换大体经历了从唯心主义的理想主义转向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然后又从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的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从旧哲学那种超人、超自然、超历史、超阶级的"无立场"哲学转向现实的人的立场、立足于工人阶级认识改造世界的需要来实现哲学革命。坚持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唯物主义思想认识路线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是马克思合乎逻辑的哲学变革的基础或根本逻辑。现代西方哲学和后现代哲学完全没有把握生活的根本逻辑或生活本质,导致历史虚无主义是它们的必然逻辑归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