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7篇 |
免费 | 2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0篇 |
劳动科学 | 4篇 |
民族学 | 91篇 |
人才学 | 7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135篇 |
理论方法论 | 25篇 |
综合类 | 288篇 |
社会学 | 20篇 |
统计学 | 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25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29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25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10篇 |
1978年 | 2篇 |
1966年 | 1篇 |
1963年 | 2篇 |
1962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七世班禅丹白尼玛的认定及坐床过程六世班禅圆寂后,必然又要寻找他的转世“灵童”来继任七世班禅,那么七世班禅又是怎样寻获的呢?据藏文传记记载:札什伦布寺在寻访过程中寻得四个“灵童”,七世班禅丹白尼玛也是其中之一,他生于藏历第十三饶迥之水虎年(1782年)四月初八日,后藏白朗宗吉雄豀卡地的一个小贵族家庭。当时札什伦布寺派出苏本堪布前往四个 相似文献
32.
"达雅塔嗡嘎底嘎底波罗嘎底波罗僧嘎底菩提梭哈"作为藏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末尾出现的明咒,以具有大明咒、无上咒等诸多殊胜功德,被众多在家居士和僧人日常课诵与守持。相比心经经文的甚深内容,其咒文及咒义方面常常会遭到人们忽视。实则此咒不仅与经文相互呼应,还具有更加精炼的隐义内涵,并与三解脱门、三种姓、二谛、五道等内容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33.
从文献学的角度入手,对收录于《丹珠尔》和法藏敦煌藏、汉文献以及英藏敦煌藏文文献中的四种不同版本的声明学论著《八转声颂》的来源、撰写时间、译者,以及藏文字体、字数、字符、语法、内容、举例形式等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藏译本《八转声颂》是8世纪吐蕃赞普赤松德赞时期的著名译师杰·奇珠所译,汉译本《八转声颂》是吐蕃时期的著名译师郭法成由梵文译就。此外,《八转声颂》在不同时期的译出,可视为藏语语法学的理论来源于梵文语法学的一个例证来看待。从该论著的语法、举例形式来看,可以肯定当时藏族学者的写作习惯受到天竺班智达的影响。《八转声颂》作为最早专门讲述八格的一部论著,除了其内容上的重要意义外,对于藏语语法学发展史来说也具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34.
内玛才让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95-100
棍噶扎勒参呼图克图是清代藏族安多地区和卫拉特蒙古地区影响较大的历史人物.他虽出生于传统藏族村落,但人生最辉煌的时间却生活在北疆蒙古族地区.近年来,随着民族古籍文献的整理出版,学界对他的关注也在提升,不断有研究成果问世.笔者认为,有关棍噶扎勒参呼图克图的生平问题还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一是出生日期、身份与姓名,二是他两次前... 相似文献
35.
什么是现代化?我们认为,现代化属于生产力的范畴。它不是指生产关系,更不是指社会制度,而是指用最先进的生产手段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使我国的生产技术达到世界上当时的先进水平。现代化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也没有国家和民族的界限。同样的技术装备,安在东京叫现代化,安在北京也叫现代化。因此,实现现代化就是进行生产技术上的大革命,就是要根本改变我国生产力的落后状况,使我国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的发展,使我国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有人说,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低水平的现代化。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低水平的现 相似文献
36.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主义经济活动靠什么来进行调节呢?过去,传统的看法和做法是靠计划来调节,即靠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计划机关制定统一的、包罗万象的计划,整个社会所有经济单位,特别是全民所有制的经济单位都得按照计划来进行生产和经营,市场只起一点补充的作用。这是把社会主义经济看成为或基本上看成为产品经济的结果。斯大林同志的著作《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发表以后,有重大突破,承认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还发生作用,承认了计划要反映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和价值规律的要求。但是,由于斯大林同志认为生产资料不是商品,价值规律只在商品流通中有调节作用,在生产中只有影响作用,因而对市场的作用还是重视不够的。一句话,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理论是不彻底的,还没有摆脱产品经济的框框。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建立的调节理论,就必然是靠计划来调节,而计划同市场的关系也只能是某种程度的利用关系。 相似文献
37.
《广西年鉴》1987年卷出版了。本文仅就年鉴改版和1987年卷的特色向读者作一简略的介绍。在《广西经济年鉴》基础上改版1985年创刊、已经出版两卷的《广西经济年鉴》,以其巨大的信息容量、严谨的体例和精美的印工,受到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重视和欢迎。《广西年鉴》是在《广西经济年鉴》的基 相似文献
38.
何克让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1)
一历史总是向人们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要求人们去认识它,解决它。当前我国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显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要求我们通过研究寻找出解决的途径和方法。毋庸置疑,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善了农村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振兴了农村的经济;而农村经济的振兴,推动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大家知道,随着生产的发展,农村的物质财富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农民手里有了钱,就有利于去兴办满足自身对科学文化需要的事业。现在许多农村的农民集资兴办了一些学校和文化事业,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不仅如此,由于生产关系具体形式的改善,农民在自觉积极生产的同时,对自 相似文献
39.
程百让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3,(4)
《战国策》是战国时期纵横家游士們策謀說辞和权变故事的汇編,书中也有不少关于当时俠义之士(如魯仲連、豫让、荆軻)事迹的記載,分十二国纂輯,共三十三卷。《战国策》是我們研究战国历史重要文献資料之一,司馬迁著《史記》关于六国史事,曾大量取材于此(不过当时的《战国策》尚未編定成书,还只是初步集中起来的档案資料)。《战国策》自經西汉末刘向編定成书之后,在其长时期的流传中,曾遭受学者們的 相似文献
40.
青春和生命在搏击中闪光──记国管专家、郑州大学校长曹策问教授郭正让,骆玉安现年55岁的郑州大学校长曹策问,已经步入了事业的黄金季节.在2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无论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或是知名的数学专家、高等学府的决策者,他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奋力... 相似文献